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四个精准”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申鹏
[导读] 俗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想要解决问题,也必须先要认清问题,旧高考的弊端暴露无遗

        申鹏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部分提到了“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等内容,就此而言,语文在新高考背景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自然是众多高中语文教师正在面临的重大挑战。时局变化,高中语文课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被分数这把尺子不断约束着,为了分数高强度训练语文课堂逐渐枯燥,再也看不到其浪漫的本质,功利性、形式化等弊端日益显露,因此,对语文教学的精准改革也势在必行。
        关键词:新高考、语文教学、精准教学
        俗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想要解决问题,也必须先要认清问题,旧高考的弊端暴露无遗,新高考改革如火如荼,在这种变革下对语文教学的变化要格外注意。如何在如今背景下精准激发学生兴趣,破除教学课堂的死板性,革除教学内容的狭隘性呢,下面笔者从以下四个角度,详细阐释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四大精准措施,还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些许思考。
        一、精准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作用于学生首先就要使学生感兴趣于高中语文教学。但在广大学生面前提起语文教学,让人不免想到的是晦涩无味的文言背诵,抽象难懂的逻辑思想等,这也阻挠了学生迈向语文兴趣深海的第一步。但语文教学当然自有他“魅力四射”的方面,抓住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使之扩大,精准激发学生的兴趣,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去精准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惧怕什么,讨厌什么,对学生的喜好厌恶有具体了解,之后根据学生的个性去布置合适的教学内容,精准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有些学生对现代文阅读产生深深的恐惧,教师就可以引导其慢慢涉入现代文阅读之中,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先从其喜欢的类型入手,让其消释掉对现代文阅读的恐惧,慢慢使其增加对阅读理解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厌恶恐惧文言文阅读,教师要让学生坚持做些简单文言文阅读的练习,体会文言文当中诙谐深奥的思想,让其尽量接触语文教学中有趣生动的一面。
        二、精准处理教学内容
        在高中的学习阶段中,任务重时间紧,教师设计教案时多考虑效率和重点,教的越快越好,越多越好,严重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偏好。真正优秀的教师,只要要给学生补哪一方面的内容,教给学生哪一方面的知识,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灌输。教师可以去根据实际情况,教学进程,学生积极性,兴趣偏好给学生布置适当的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到《劝学》这一节课时,考虑到学生之前对相关基础知识进行了充分学习,就没有必要去还是按部就班的进行只是讲解,教师可以把教学重点做出适当转移,让学生对其中心思想,创作背景进行了解。其次,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竞赛,让学生积极参与,考验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功底,玩中促学。
        三、精准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选择和运用的具体途径和策略,他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最终效果。所以改革教学方法也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如今,时代在变,一成不变的使用老旧、死板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所以我们语文教师也要根据实际和变化合理调整教学方法,不仅要改革,更要根据学生兴趣、教学进程、教学内容和学习需求等来精准改革教学方法。在实际改革中,教师可以尝试一些比较优秀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分组讨论和竞争,利用设问来推动学生主体探究等。
        例如:文言文让许多语文教师感到头痛,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时候,可以尝试不再像往常一样枯燥地讲述文言文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探究文言文故事的逻辑,让学生对文言文主要人物有大致了解。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问道“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哪几句话上集中体现,你们可以造一个例句吗吗”,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思想得到充分的沟通融合,让学生情感体验得以提升,充实整个语文课堂。
        四、精准提升学生素养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支撑点。学生语文素养包括四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下功夫的,也需要教师的时刻关注和日常维护,教师应该去给学生在日常中进行相关活动,例如培养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断加深。
        例如:教师可以多给学生布置一些看图说出中心思想,然后加以写作的任务,让学生对图片进行细致观察,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等,猜测推断文章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然后让学生加以交流和沟通,让学生的抽象思维凝炼成具体的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让学生多多进行写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道出了精准教学的奥秘:因材施教。在真实学习起点的基础上,展开非常有针对性的教学,用真切的诊断,去采取合适的解决办法,这才是教师应该注重的问题。通过以上四大精准措施,去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不仅需要教师的不断与时俱进,也需要教师的敢为人先,“无需扬鞭自奋蹄”。
        参考文献:
        [1]魏义全.浅析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J].2012
        [2]孟洪桥.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J].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