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彦
湖南省长沙财经学校,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随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实施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围绕课程标准的指导要求,营造适合学生学习情境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与教关系的转变,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质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注重学习现实、定位任务型教学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语文;任务型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的关注仍然不够,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学习灌输教育”和“不良”被动学习互动问题,导致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感到枯燥、学业成绩差,对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培养往往难以真正落实。任务型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风趣机智,能够运用任务特征的工具,以原始、有趣、互动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等丰富的课堂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关系,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着眼学情实际,定位任务型教学目标
目标是方向,也是力量。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成长期,语文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构建中,首先要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教师应增强化学情境意识,把科学把握学生的语文现状作为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出发点和基本技能。运用表现性研究、调查研究、课堂观察、自我评价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析,了解其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总体情况,在此基础上,设置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始终能够保证任务型教学与学生语文学习保持“动力距离” ,激发中国学生参与潜能的动机。二是突出教学目标的差异性。教师应摒弃目标导向中“一刀切”的传统思维,根据现实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丰富任务型教学目标的层次。同时,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教师应强化促进者和领导者的角色意识,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努力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点对点的现状,对任务型教学目标的设定进行动态调整。
二、着眼动机激发,设计任务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载体,是实现师生互动的支架。因此,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目的的任务型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实施人本主义理念的重要支撑。在具体实施中,一是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品位”。
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内容时,根据“以阳道为主,形成虚拟真实做余”的设计理念,注重当代中等职业认知、行为和情感特征,将语文内容有机结合,将语文知识与感性体验有机结合,将相对抽象的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视觉形象,并能参与、观察、互动,甚至有形实体都会创造学生快乐、轻松、运用语文的语言场,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确保教学内容“有限度”。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专业、年级等特点,确保具体内容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使学生具备解读情境信息的动力与解答情境问题的信心。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秋景引导学生进入秋、秋诗、秋歌、春秋等不同的群体,不同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讨论,同时也可以进行阅读和写作的比较,引导学生进行秋与秋的故乡,秋是南北方的秋天的比较思考,使学生在学习和应用语文课题空间的过程中,充分投入到学习的相关内容的讨论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课堂教学。
三、着眼效果突破,优化任务型教学点拨
点位配置是实现任务型教学可持续发展,保证任务型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虽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作为”平等中的主体”的相应指导,可以确保学生探索和思维方向的准确性、方法的有效性和方法的科学性。在具体实施中,一是加强法学研究的指导。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模块的规律特点,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抽取的情况,主要是掌握、解决问题等语言技能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实现不同模块的内在统一,了解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从而在语言学习上更加全面,提高汉语核心素养。二是要注重反思总结。教师可以围绕特定语文教学目标,通过重构情境、变式训练、整合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曾经学习的内容进行二次乃至多次的训练总结,并开展相应的经验比对,从而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深对于所学问题的理解。例如在《天狗》这一现代诗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以历史事实为基础,铺垫此首诗歌的宏观背景,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天狗》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对比古今社会发展现状的比较,更好地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内心心态,将更好地教育和理论本语文在社会意义上的编码,帮助学生建立一种现实的思维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立场,相互交流的意愿和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学校的思想体系中结合生活经验和提升能力,理解智慧碰撞中的价值,在语言交流中加深理解。
四、结束语
实施语文任务型教学,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语文成为学生发展和成就的学科渠道,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把与学习、交流和就业有关的实例加工整理成对话性强的教学任务。任务型教学法以教学任务为学习载体。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学生的探索、合作和体验,引导学生在感知、分析和理解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深化语文知识的习得,促进良好语文能力的培养,促进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彭大年.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探析[J]. 读天下(综合), 2019, 000(024):1-1.
[2]姚娜. 任务型教学法在医护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 山西青年, 2020, 000(009):290.
[3]万宗琴. 主题式任务型教学方式在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探析[J]. 作家天地, 2020, 544(10):35-36.
[4]胡余玲.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速读(上旬), 2019, 000(012):206-207.
[5]吴佳丽.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探析[J]. 文存阅刊, 2019, 4(1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