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梁琴
[导读] 幼儿园的教育,在学生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梁琴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思渠镇红岩村完全小学校  565315  
        摘要: 幼儿园的教育,在学生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幼儿园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幼儿园教育中,如果能有效地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对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也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园乡土教育能够深入幼儿的生活,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身心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化,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 乡土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育活动;运用
        引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领土面积广阔,各地的乡土资源也不同,具有当地的特色,因此各地的乡土资源也不同。当地学校应该根据当地的资源进行特色学校教育,挖掘当地的自然民俗文化等资源,以便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乡土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1、乡土教育的内涵
        乡土教育大概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人文、社会、自然。当地的幼儿园教师应该挖掘当地的乡土资源,融入到幼儿教育中,使幼儿教育富有特色。
        2、乡土资源教育的意义
        (1)丰富教百内容
        幼儿不比高年段的学生,他们没有自制力,需要用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的兴趣。同时,他们像一张白纸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因此幼儿时期是学习和培养性格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都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教材内容非常单一,教学内容也非常枯燥,吸引不了幼儿的兴趣。如果教师把小组资源运用到教学中,教学内容会丰富很多,学生也更加能够提升学习兴趣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2)调动学习热情
        如果上课内容一味只是教材内容的话,学生会感觉十分枯燥,学习无趣也没有动力。幼儿阶段要让学生对文化学习产生兴趣,谈来谈去不外乎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上得到更多的成功体验、多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等等做法。在这些做法中融入乡土资源,从学生的生活人手,可以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思考。
        (3)有助于学生更了解家乡
        环境作为教育的隐性课程,是一本非常吸引学生兴趣的教科书。幼儿在学校为他准备好的教育环境中去观察创造,从而进行思考,感受学习带来的成果,这也培养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种子。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去给幼儿创造学习的环境,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去创造当地幼儿园自己的特色,让幼儿与作为环境产生互动,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让学生能更好的学习。


        二、乡土资源的运用对策
        1、融入幼儿日常生活
        学校教育是系统性的教育。尤其是幼儿园,不仅要上课,还要照顾幼儿的生活起居,甚至要交给他们生活技能。在学校教育中要充分的渗透乡土文化,比如,在学生一天刚开始上学时,就可以用广播播放一些他们要学习的民谣及课文,让学生在下课的时候,无论在做什么都能有学习的环境,在无形中学习到学校想要教给他们的内容。在饭后散步时,教师可以给他们讲解民间故事。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外面用大自然的东西来做作业,例如,用野花做成花环送给自己喜欢的同学。用树叶做自己想要的手工艺品,哪怕是一只小小的书签,教师应该表扬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学习。在创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观察多点拨,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努力帮助他们,但是要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虽然幼儿年纪较小,但也要培养他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样在他的人生打好基础,他才能走向更好的人生。
        2、保持生态,增强野趣
        农村幼儿园不管在哪个省份,都应该与当地的生态环境联系起来,使幼儿亲近自然。比如以湖北平原地区为例,那边河流众多,属于长江流域,某些农村地区有不少鱼塘。幼儿园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把这些鱼塘做好安全措施,多种花草,草木与流水结合,是一所非常具有大自然味道的幼儿园,在此学习人也会感到非常清爽,不易疲劳。无论是教师的工作环境,还是幼儿的学习环境,都非常具有特色,好的环境会让工作与学习事半功倍。建设完幼儿园的学习环境之后,教师的游戏课堂也丰富了很多。
        例如:可以在小花园的树木下进行游戏,通过游戏来达到学习的内容。
        3、扎根乡土,增添特色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农村幼儿园相比较城市而言,自然环境和较大的空间是优势。在拥有这些条件之下,教师还应该创造可操作的情景环境,为幼儿提供当地特色的教育材料。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大自然的美。
        例如:在大自然的环境中,用当地的特色社会民谣来进行启蒙学习。学校还可以把这些民谣贴到学习墙上,让幼儿在环境中就可以进行学习。在班级户外运动区可以增加一些教育材料,哪怕是树叶,花朵,云彩都是幼儿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教学内容。幼儿的教育内容都非常浅显易懂,都是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事物,如果在教育环境中的有这些事物实体出现,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农村幼儿园的教学中,要合理地进行乡土教育的探索,根据当地的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寻找最适合本地幼儿园的乡土教育的内容。同时创新教师们的教学理念,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社会化的一些条件,让学生增强民风民俗、礼仪等方面的知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并且是融合了当地乡土文化的教育,对幼儿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艳艳.浅谈农村乡土资源在城区幼儿园的“洋”作用[J] 教育现代化,2017(046):379—380.
        [2]陈少丽.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创造性游戏的基本路径[J]学前 教育研究,2017(3):7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