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紫薇
福建省龙岩市第九中学 364000
摘 要:通过新课标对高中数学的要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德育方面的教学也需要渗透于日常的教学中,但是数学这门学科对于施行德育教育与其它学科相比有些特殊,所以今天来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高中数学的日常教学中一直是一道难题。本文通过研究高中数学的日常教学,对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新课改中对于学生的教育要求中明确表明,学校和老师要以德育教育为教育重点,由德育教育为中心而发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和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实现以德育为教育中心的教学体系。高中数学教学要在保证数学科学性的前提条件下,来发挥数学的实用性,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对如何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探索。
1 数学教师应深刻理解教材并加大教材挖掘力度
1.1 通过数学史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在平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没有重视高中数学课本的潜在价值,而老师们在高中数学课本中忽视的部分却存在着很多有用信息,这些教材背后的信息不仅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材料信息,而且还可以作为教材有关德育教育的延伸。所以老师一定要注重高中数学教材的全面利用,要提高数学教材的挖掘力度。我们在学习高中数学课本时,不难发现当学习到有新的公式和新的定理的章节时,在这些章节的下边或者给出课本后边的页码中,会有这些发现和编写新公式和新定理的数学家信息和背景故事。为了能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数学教学中,高中数学老师可以将新公式新定理和这些数学家信息一同讲解。尽管本上出现的内容有限,但是老师们可以通过课前整理和课后延伸的方式,把课本上简单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与此同时,老师们再将这些信息和故事在数学课堂上,给同学们生动形象的讲述和展示出来,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这些数学家们的励志精神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以此来鼓励学生们面对数学要敢于探索未知,以及面对难题不怕困难,不断去领略数学的奥妙和魅力,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例如:当学生学习到人教版必修二课本中祖暅原理知识,老师可以将《几何原本》在中国的传播由来历史和背景给学生们进行讲解,让学生体会到这本数学著作的来之不易,以及学习几何的魅力和好处。
1.2 通过数学规律来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培养
学生的高中阶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时间观都还没有完全形成,这就需要老师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辩证唯物客观,并通过使用这种观点和角度去解决和思考问题。因为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是德育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而且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之一,所以学习和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对高中阶段学生有很大帮助,可以有助于学生们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时间观。而数学学科中又存在很多可以论证唯物主义观点材料,所以,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1.3 利用数学知识的广泛含义渗透美育思想
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把未知量转化为已知量,这种转化过程充满了魅力和乐趣,很多学生喜欢数学的原因,就是完成一道道的数学题而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这种来自科学性解决难题的喜悦和成就感是从别的科目上无法得到的,这种数学独特的魅力和体验是人生无法或缺的。数学的美表现在很多方面,数学专业语言是一种美,它通过简单明了而有效的传递和表达信息。数学公式是一种美,它方便人们使用和计算难题,加快计算速度。数学图形图像也是一种美,几何图形的对称之美和图形之美,函数图像也有着它的变化之美。学生通过感受数学的美,进而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学习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情怀。
2 在数学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的建议
2.1情感诱导法
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情感也时时刻刻的影响着学生。这就需要数学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通过自己的精神和热情去感染和鼓励学生。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悉心教导和关怀关心去感化厌学的学生,增加课堂提问和解答的次数来增近老师和学生们的距离,争取让学生从心里去喜欢数学和热爱数学。
2.2背景介绍法
高中数学教材上有很多数学背景都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很多是我国率先发现和计算出的成果,这都能给学生带来民族自豪感。对于这些数学背景,老师一定要重视,要通过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式一同讲解给学生。
2.3 课堂渗透法
上文说到数学教材中存在很多可以论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材料,所以数学老师要将这些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渗透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例子、一道题,也可以是一个讲解过程。
2.4 美感启迪法
尽管数学很美,但是学生有时感受不到,这就需要高中数学老师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和领略到数学的至高之美。老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整洁的板书、巧妙的解题方法、简洁的数学语言等,让学生从复杂枯燥的数学教学中抽离出来,进而将学生领进数学美的意境中。
3 结束语
由以上观点可以得出,高中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加大对教材的挖掘深度,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感诱导、背景介绍、课堂渗透、美感启迪等教学方法,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以此来给高中学生树立科学的数学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给学生渗透数学的美育思想。
参考文献:
[1]贾惠存.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滲透徳育[J].考武周刊,2019 (7) : 67-68.
[2]贾湘彬.高中数学教学中滲透徳育[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 (2).76
[3]范金失.高中数学教学滲透徳育之我見[J].中学教学参考,2019 (29) :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