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蒋定安
[导读]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蒋定安
        四川省中江县城北中学   618100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兴盛的源泉,同时,也是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光明的宝藏,因此,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人类必须具备的条件。而高中化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令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使用更加灵活和敏捷,为社会输送一批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与精英,让祖国的未来更加辉煌灿烂。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意识;培养
        引言:教育是成功的基石,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其散发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别样魅力;同时,教育也可拓宽学生的见识与眼界,使学生慢慢摆脱浮躁的心性,养成成熟稳重的性格,在未来遇到任何难题,都能够保持冷静。而传统教育体系过于禁锢学生的天性,压制学生的欲望,由此使得学生的心性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创新意识也随之泯灭。由此,在高中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应采取手段,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发散自己的思维,刺激学生创新意识的萌生。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的意义
        1、高中化学教学的意义
        高中化学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其考验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理科知识,化学分子式和化学名称等内容也是对学生文科素养的一大考量,且在化学学科中,经常出现各类实验。故而,正确使用化学器械也是学生实操能力的体现。因此,化学课程的学习是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知识并能够灵活使用所学内容,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有莫大的帮助。
        2、培养创新意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化学作为集实践、理论为一体的学科,其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并可以将其运用自如。而且,化学知识的应用领域也较为广泛,目前我国此领域的人才也较为匮乏。由此可知,在化学教学中,积极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对国家都有十分重大的积极作用。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的策略
        1、教师应更新观念,紧随时代潮流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也为学生的学习之旅保驾护航。所以,教师的观念对学生的未来有较大的影响。若教师紧跟时代的风潮,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则学生的学习质量就会有所提高;反之,若教师固步自封,甘于守旧,依然延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产生与发展。在学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这一单元时,由于此章节涉及到元素周期表的记忆,枯燥的背诵不仅容易淡忘,也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此时,教师应该做的,不是一味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各种小技巧深化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知,如采用绕口令的方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记忆,朗朗上口;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该种方法进行优化,不仅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也让其在创作过程中发掘了自己的创新意识。
        2、适当引进小游戏,刺激学习兴趣
        适当的娱乐可以为生活添加别样的风味,同样的,此种观点也可引用到学习生活中来。高中生的学习生涯是辛苦而又疲惫的,长期的高压工作容易使学生精神萎靡不振,严重的甚至影响了学生的生命安全与心理健康。为了保证祖国的花朵可以顺利的绽放,教师应在课堂中引入些许小游戏,劳逸结合,以缓解学生精神与身体双方面的疲累,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压力得以松懈,品尝到学习的甘甜,乐于创新学习方法,以此保证了学习质量。学习《有机化合物》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做一定的了解,随着学生对该部分知识越来越熟悉,教师再将难度逐渐增加,如让学生搭建球棍模型以认识到有机化合物的特征。此时,教师可让学生分组搭建模型,在一定的时间内,哪一团体的完成度最高,其得分越高,作为优胜者,其可对失败者提出适当的条件。如此一来,学生的斗志被完全激发,在创作过程中也会才思泉涌,灵感迸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添加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高中化学课程中所涉及的实验并不少,如若想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实验的原理,亲自实践则是最佳手段。故而,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添加实验环节或将实验课程单独分立出来,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到实验室中操作化学器械,独立完成化学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课本中的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的独特之处,提高了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兴趣。《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这一章节中出现了一个小实验,即“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作为高一课程中的第一个实验,教师对其应给予最大的重视。因此,教师需要将学生带领至实验室,先为学生演示一遍实验过程,随后让学生提出疑问,为其解答问题后,让学生开始实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的动向,以免发生危险事件。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结语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教育的正面作用不言而喻,它推动了人类的进化,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美好幸福的生活奠定了基础。但相对的,过于刻板化的教育往往桎梏了孩子们的天性和灵性,剥夺了他们的乐趣,泯灭了孩童的天真,阻碍了孩子创新意识的萌生。所以,教师应及时的转换思维,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出发点,将活力与乐趣还给学生,让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生的脑中绽放,为未来的人生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卢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10):125-126.
        [2]贾金花.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90):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