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兆文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第三中学,福建福州350000
摘要: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重新审视了教学情境概念的内涵,明确了创设教学情境的意义,探讨了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指出了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途径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级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不断创新。要求教师以教学内容为载体,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尊重个体差异,依靠现实情境,激活经验基础,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其中,如何创设一个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自然得从原始经验进入数学学习,是值得广大一线数学教师努力学习的。
无论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大多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还是比较成功,然而,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一些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种现象在初级中学后尤为严重。其中,数学生活的缺乏是主要原因,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脱离了真实的情境,失去了兴趣,数学学习恐惧。
众所周知,抽象是数学的一个典型特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实现目标。强迫别人这么做确实有点难。然而,如何使数学学习不脱离生活,合理联系实际情况,又不失数学的典型特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通过情境的转化,积极探索,主动建构,有效迁移,体验良好的数学学习情绪,我们需要思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更多地考虑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以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发展。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初中数学教学在情境创设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托生活创设情境,实现有效导入
大多数老师喜欢直奔主题,直奔主题,直截了当,强硬有力。学生没有预热好的知识储备,很难有效地与新知识联系起来,更不用说与老师产生共鸣。因此,为了实现有效的转换,教师应该在导入环节创设一个情境,做足移情作业。
在导入阶段,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使学生顺利地从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充分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地准备状态。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在心中传递而不得,口欲言却不能表达“嫉妒”的境界,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和学习,为整个学习过程储备动力。
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的情况必须是他们熟悉的,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可以找到类比和相似之处。
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阶段,要充分了解学习情况,认真学习教科书,挖掘教科书,认真准备,做好预设,及时生成,依托生活情境,做到有效导入。
二、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为了创设情境和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它应该是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只是一个所谓的脑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没有疑问,并不是说学生学习没问题,而是没有思维,正所谓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促进新思维的诞生。”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设计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学习过程。通过设置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应自觉、巧妙地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融入学生的实际问题中,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
三、利用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立体多感官激发学生参与认知活动,通过探索和发现知识、巩固知识的过程,借助多媒体视觉,创造学生快乐、抽象的教学内容,大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师创造的情境中,学生学习、享受,潜移默化地获得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 如果数学知识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你想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真正快乐地学习,会学习,老师只是照抄单词,绝对不行。在教学方面,教师教得越多,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就越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就越差。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研究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情境中教师利用教学技能技巧,让情境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做到“生活―数学―生活”的有效价值回归,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结束语:
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初级中学数学课堂课程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但每当我走进课堂,看到几十双热切的眼睛,我的心中就会充满激情,课程改革的道路我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过”与其摔断胳膊,不如摔断喉咙”是的,改革的关键在于行动!第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应充分探索,积极探索,让数学回归生活,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沐浴在数学带来的成功与喜悦中,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振江.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及策略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4):481.
[2]曾鹏.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5):60-60.
[3]王丹. 初中数学应用问题中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J]. 新纪实·学校体音美, 2019, 000(008):1-1.
[4]刘美宏. 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28):114.
[5]张玉红. 刍议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才智, 2020, 000(007):185.
[6]郭小燕. 刍议情景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 000(007):P.27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