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董斌
[导读] 数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学科

        董斌
        山西省运城市新康国际实验学校(山西 运城)044000
        摘要:数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学科,我们的生活离开了数学亦将寸步难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培养他们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我们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围绕问题解决能力而开展的数学教学活动,一方面能让他们化被动为主动,促使自身积极地参与进数学学习中,另一方面,能让他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及创新意识。这些能力水平的提升,对他们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研究
        引言: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开展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了解问题解决的实际价值,以该教学模式促进他们学以致用的意识及能力。采取必要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在提升能力的过程中巩固对文化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并最终使他们能够在知识与能力之间灵活的转化。
一、“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价值分析
        “问题解决”教学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BL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一改传统的主被动式教学,转而以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方式更利于学生思维水平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的核心就在于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主体。问题就是我们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围绕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相关专业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就是学生,当我们将问题抛给学生之后,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考能力、主动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总结能力等均有较高的要求。而促进学生这些能力的提升恰是我们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和目标,因此,“问题解决”教学方法非常契合当前新的教学环境。
二、基于“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实施步骤及策略
        在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问题是最关键的因素。问题的选择与设置直接关乎学生能否顺利的探寻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在问题的选择与设置上,我们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此保证问题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让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必要的成长和提升。与此同时,问题的设计还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及层次性[1]。趣味性的增加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进解决问题中来。层次性则主要考虑了各个学生的实际能力及数学水平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他们在面对数学问题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如果问题的难度系数过大,则不利于学困生的探索学习,如果问题的难度系数过小,则会浪费优秀生的学习时间,不利于他们的提升和发展。

所以,我们的问题要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以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该问题进行程度不一的探究和学习。
        如果我们无法把握问题的层次性,则应当考虑开展合作学习策略。当我们在面对一道复杂性数学难题时,合作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将所有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组内成员共同探究解决该难题。这种方式不仅利于复杂问题的解决效率的准确性,更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交流与讨论是“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当学生们完成了对问题的探究之后,我们要及时组织大家针对该数学问题,围绕自己的探究成果,展开交流与讨论[2]。让大家在交流中了解其他同学的想法与成果,在讨论中完善自身的欠缺及不足,使大家能够充分汲取他人的先进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在交流与讨论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尽量避免冗余的探讨浪费我们宝贵的课堂时长。在学生们完成初步的探讨与总结之后,我们要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必要的汇总与整理,从而引出我们的教学内容。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将我们的教材内容进行口语化的阐释,而是要结合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必要的完善、推理,通过对学生探究结果的完善与总结,逐步推理出我们的知识要点,让同学们在我们的推理中逐步加深对知识要点的理解与认识,并最终将这种认识固化成自己的知识。
        当我们完成了这些教学环节之后,我们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也就接近尾声了,但是在这尾声之前,我们还有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教学点评与反思应用。首先,我们应当充分本次的问题探究成果,大家在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时,并没有表现得无助与退缩,都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是,对于这其中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也要加以指正,我们要全面帮助他们分析自身的欠缺及不足,然后给予他们合理的改进意见,让他们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反思应用更多的是对我们“问题解决”学习成果的验证与巩固。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重新设计一组与之类似的数学问题,然后引导大家利用刚才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式,结合我们总结的经验与方法,尝试着解决这些新的数学问题,让大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结束语:
        综述,高中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仅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还能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主动学习的学习能力等,这些思维能力亦是新时代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情,以此确保我们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孙明娟. 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 王志强. 高中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C]// 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