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龙跃江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数学思想是非常关键的,

        龙跃江
        重庆市秀山县里仁镇上川小学  409905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数学思想是非常关键的,借助对于数学思想的掌握,能够让学生在解决各种数学难题时有更好的表现,而且可以帮助他们锻炼数学思维。这是这一学科教学的一个要点,也是主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建模思想是一种非常关键的思想,能够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将这种思想融合到具体的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数学这一学科,不再死板的学习数学知识,而是用更灵活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在小学阶段就帮助学生培养这样的思维能力以及认识问题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建模思想的主要原则
        第一,应该遵循依托教材这一原则,教材是教学开展的重要依据。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合数学建模思想需要从教材入手,结合其中的实际内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当做建模素材,从而锻炼学生的基础认知以及各项能力。
        第二,应该遵循趣味性原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思想发展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是依靠兴趣来做支撑。因此,要讲解数学建模思想应该体现出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所构建的活动中。
        二、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创设情境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这种办法将数学建模思想充分融合到实际教学中。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多选择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这样能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对此,教师需要认真剖析教材内容,找准其和生活的关联点,以此为基础搭建模型。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统计相关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并完成建模思想的渗透。如:我在周末时去市场买菜,买了1个南瓜,3个土豆,1只鸡,我买的菜式有几样?把他们加起来总数量是多少?在教师这样的情境描述中,可以让学生将目光放在这一情境中出现的各种数学信息上,这样就实现了让学生用数学观念以及眼光来看待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是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重要基础。在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进行创设以及导入课堂之后,就可以带领学生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学生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统计模型结构的形成。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教学中融合数学建模思想,目的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因此,在渗透的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能主动构建数学模型。在数学这一学科中有非常多抽象的内容,例如一些公式定理只依靠此经被记住是难以灵活运用的。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记住这些结论,理解其中的内涵,还要明确这种公式定理是如何得出的,即进行一定的推导联系。只有更主动的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探索,才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好的成果。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到各种图形以及它们的面积,体积公式,此时就可以将建模思想渗透其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若干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并探索其中含有的正方体的个数与最终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探索,分析,归纳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此时可以建立模型:V=abh,建立了这样的模型之后,学生可以用这一视角去解决现实世界中遇到的问题。再遇到类似情况是可以想象背景中事物的各种数量,想象他们之间的关系,最终解决问题。
        (三)循序渐进
        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但对于学生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再渗透建模思想是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而学生对于模型思想的感悟也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感悟这种思想。比如从自然数1开始,引导学生认识到1就是一只熊猫、一头牛等的数学模型。而我们学习的直线就是光线以及木棍等的数学模型。在这样的讲解中学生会非常明确数学的构建过程,进而在后续学习中能自主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20以内的加减法为例,提出:9+7,解决这一算式,有多种模式可以构建,1. 9+1=10,再加6,最终得出16这一答案.2. 9分为6和3,3+7=10,再加6等于16。3. 计算时将9看作10,再在7中减去1,最终得出16这一答案。像这样循序渐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建模思想,让他们不再畏惧,并能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积极运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是一种非常关键的思想,能够给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提供极大的帮助。让他们在面对各种数学问题是有更多的解决办法,这培养的是学生灵活的数学思维。建模思想并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概念,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有更强的自信心。本文提出可以从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循序渐进这几个方面入手,让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英莲, 卓秀安. 关于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15):158.
[2] 汪元贵. 让课堂焕发"模"力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数学大世界, 2020, 000(003):P.94-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