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刘刚耀
[导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刘刚耀
         陕西省咸阳市咸阳道北中学 712000
        摘要:“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每每读及此诗句都让人有种油然而生的舒适透彻之感。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柳暗花明”之感。而学习数学的乐趣也正在于此,在于苦苦思索之后的“柳暗花明”之感。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想获得这种“柳暗花明”之感,掌握并应用好逆向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篇文章希望通过分析逆向思维的优势明晰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探究其培养策略来帮助更多的初中生学习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逆向思维能力
         
        对我们老师而言,教授学生知识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能够做出来题目,更要追求速度。相同的题目,有的学生可能仅需要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便能够得出正确答案,有的学生却需要几十分钟。即使后者也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在我们传统的限时考试模式当中无疑是致命的问题。对学生来讲,逆向思维的能力往往能够给他们带来更高的做题效率,这也就意味着学生能够在做题,考试过程中更快速、更准确地得出标准答案。
        1.逆向思维运用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优势
        1.1开辟新途径以达到省时高效
        逆向思维往往指对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反过来思考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总是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新奇的体验。以著名的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例,他在了解到电能产生磁场之后,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通过逆向思考的方法引出了“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是不是也应该能生电”这一问题。现实显然并没有辜负他的灵活思维,求学态度。在他坚持不懈的多次实验研究、坚定信心之后,终于证明了磁生电这一史诗性的理论,是物理学的大跨步,令世人大为震惊,为之瞩目。毫无疑问,如果没有法拉第的逆向思维,磁生电学科的发展进程甚至要推迟百年,电器的广泛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甚至都要因之延后。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也是如此,从题意所给的条件来看,已知条件繁杂且分散,学生可能很难找出其中的联系并结合应用找出答案。但当我们反向思考,题目要求学生得出的答案却是清楚明晰并且相对单一的,通过题目给出的问题来分析得到这一结果需要用到的条件,通过一步步的分析推至已知条件,就会使解题难度大大下降,速度大幅提高。
        1.2在结果上更为准确
        从上文我们已经知道了逆向思维能够给学生带来新的解题思路,达到我们期望中的提高做题速度的目的。那么这样新的解题思路为什么能够做到做题速度快且解题正确率高呢?因为逆向思维得出的解题方法往往比解题步骤较少,减少了解题过程的时间。同时,解题过程中前后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明了,关系紧密。这样一来,学生不需要在解题过程中多次整理思路,回顾前式。

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看错式子,抄错数据等低级错误。此外,逆向解题过程需要计算的算式更为简单,并不需要学生进行多次重复的检验计算,避免计算疲劳,因此能够提高正确率。
        2.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2.1从学习思维上的潜移默化
        要想在初中数学学习中适时并且正确地利用逆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首先要完成思维上的蜕变,将逆向思维形成一种解题习惯。要完成这一任务,我们老师无疑是主干力量,中流砥柱。正所谓潜移默化,为了将逆向思维培养成学生的一种习惯,使之成为学生在遇到复杂题目时自然而然形成的解题思路,老师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刻意的多次提及。在讲题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题尤其是通过逆向思考找出新的解题方法,而非囿于仅仅得出正确答案。
        2.2在学习实践中的反复练习和应用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倘若没有长期反复的练习,任何技能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都如纸上谈兵,可望不可及。因而,我们老师更应该督促学生们练习,准备充足的联系试题。在练习方面,我认为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即有关圆的相关知识点非常适合作为这一思维的练习试题。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在这一章节的习题中,证明类题目居多,这也就十分符合我前面提到的解题结果单一明晰这一要求。学生在看到题目后,心里便已经有了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就是从题目给出的证明结论入手,根据从课本上学习的定理推出其他结论,联系已知完善解题过程。
        2.3自主思考能力的锻炼
        在当下的教育学习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只能通过课本。小猿搜题、猿辅导、作业帮等搜题软件层出不穷,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滋长了学生好逸恶劳的天性,过度地依赖于电子产品使他们独自思考的次数减少,独立思考的能力降低。要培养逆向思维能力首先要求学生有思维。在这一层面,我们老师只能尽力而行,却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那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其根本问题点还在于家长在家的监督和学生的自身约束。
        3.总结
        数学解题正是先有“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之绝境,而后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之酣畅淋漓。而完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在于思维的转变,其中尤以逆向思维为重。由此足见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无与伦比的重要程度。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是我们初中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于云.利用微课培养初中生数学逆向思维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冯文献.培养中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3]黄智谨.初中生数学逆向思维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