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林俏梅
[导读] 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

        林俏梅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滨海小学    525027

        摘要: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图形的方式作为主要服务套件,一步降低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理解难度,从而促进学生的高效解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种具象思维的体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学科学习的时候,更加容易接受的就是具象化的思维,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适当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帮助小学生培养活跃的数学思维具有重要性的影响。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渗透;应用
    
        在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大部分数学教师都会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但是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采用,不能只是局限于让学生进行思维的模仿,而要学会让学生去运用这种思想。接下来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状况,以及如何进一步促进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的应用展开探索。

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现状分析
    
        先从数学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来看,数形结合思想一般是小学期间最常见的教育方式,因为通过这种具象的教育方式,能够促进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都能够真正利用好数形结合思想的。比如说,有的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形结合教学的时候,往往更加倾向于让学生去进行思维模仿,只是自顾自的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讲解,在过程当中很少和学生进行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数学教师是在利用图像来帮助学生对题目进行具象化的认识,但是学生在整个过程当中仍然处于机械被动的听从数学教师讲解的这种状态,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活性不利。第二,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方面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时候,也具备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我比如说有的小学生由于自身理解能力不够,所以在进行图形结合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要么是不能绘画出正确的图像,要么是对于图像的理解不够深入,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小学生对于数学题目的误解。以上提到的这些都是在小学阶段数形结合思想运用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下面本文将针对这些不足和问题进一步展开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应用策略探究。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1】

(一)注重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在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在数形结合教学活动当中,去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就比如说“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长为8米宽为40分米,请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再增加了两米,宽也增加了两米之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很显然,学生要能够正确解出这一道面积问题,必须要明确的两个重点是:第一,题目当中的单位不一致,学生首先需要进行单位换算,统一题目当中的所有计算单位。第二,学生需要绘制变化之后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情况,然后再计算变化之后长方形的面积。那么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形结合教学之前,就可以先引导学生一起针对这个题目展开思考,让学生思考解决这个题目的两个关键性要点。学生通过对解题关键的思考之后,能够发现这个题目当中的两个关键所在,那么学生才能够绘制出正确的变化之后的长方形长宽情况,然后再进行正确的计算。也就是说,在进行题目分析的过程当中,数学教师一定不能主动的向学生去对题目进行剖析,而要引导学生去主动的对题目的解题关键进行思索,进而去思考应该如何怎样绘制数学图像来帮助自己解决数学题目。这样学生才不只是在单一的模仿数学教师的思维,而是在进行自主的思考。
(二)注重采用类比延伸教学法【2】
    
        教师在完成了一道数学题目的讲解之后,要注重对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延伸性的训练。比如数学教师在完成了上述题目的讲解之后,就可以将上述题目当中的数字进行变动,对题目进行一定的改变。诸如将上述题目当中的长方形改变成为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请问当正方形的边长分别增长了10分米,那么这个正方形最后的面积是多少?这个时候学生才能够按照教师前面所讲述的书境界和思维,来对这一道数学题目进行剖析,最后绘制出变化之后的正方形边长情况,从而计算出正方形面积。由此可见对于题目的延伸和改造,对于学生数形结合思想能力训练的效果也非常显著,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活动的时候,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延伸性。

结语:总而言之,当教师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为学生提供具象化的指导。所以一方面,数学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另一个方面数学教师要注重去改变自己数形结合思想的教育方式,比如不能直接向学生去进行题目的剖析,图像的绘制。而要在拿到一个数学题目之后,首先引导学生去对整个题目的解题关键进行思考,找到解决题目的重点和图像绘制的重点。最后再引导学生去进行数形结合,从而计算出数学训练题目的正确结果。只有做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题目剖析能力,二者并重才能够促进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进录.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77.
[2]马书梅.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10.
[3]林德辉.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入与渗透[J].学周刊,2015(29):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