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传统文化,探秘生物课堂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贺三松
[导读] 随着我国物质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贺三松
        河南省渑池高级中学,河南三门峡    472000
        摘要:随着我国物质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已成为当今时代和社会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现代素质教育中,教师必须拓展文化认知,更多地挖掘传统文化内涵,融入学科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实现了文化传承和教育的目标。高中生物教学是一项综合的教育课程,探索诗歌、民俗、古典文学等传统文化在其中的渗透和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阐述了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生物;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目前生物课程内容复杂、难、局部、陈旧、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选择终身学习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然而,在生物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基于应试教育的需要,往往忽视了这一目标,生物教学显得过于功利。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的生物备课小组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发现生物课堂内外有许多与生物相关联的传统文化,如果能对二者进行有机的融合,那么对促进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将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概况
        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够准确反映整个民族风俗习惯和特点的文化。简言之,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上不同民族不同思想文化的具体表现。从一定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道互补的形式为核心精神,反映的核心内容是“文化”一词。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而传统文化多指精神文化。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精神,需要在高中生物课上渗透给学生。
二、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高中生物学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复杂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是教给学生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学科技术实践,但目前的理论知识学习、生物科学技术还没有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因此,学校和生物教师都应根据高中生物教育的发展状况,对生物知识进行综合教学,使学生不仅能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教材生搬硬套地讲解教科书知识,没有展示出学科的真正文化知识,甚至学科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也没有得到反映。因此,传统文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将理论知识与技术、社会实践相结合,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物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健康的人生观,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健康发展。
三、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 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众所周知,高考带给高中生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而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使得各科的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2. 传统的文化教学与生物教学没有结合起来。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只是盲目地灌输学生生物学理论知识。

在生物学日常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的渗透方法尚未得到应用,属于空白阶段。传统文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融合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不能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能有效地发挥。
四、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措施
        1. 加强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大多数高中生对生活没有真正的理解。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传统文化,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接受健康的思想教育。比如,在学习“细胞的增殖及遗传变异”时,教师可透过多媒体动画及录像,展示人类生殖及发展的整个过程,令复杂而漫长的人类生殖及发展更为直观。然后结合“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潜;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周;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范仲淹;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微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洪应;明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等传统诗句,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深化对生命规律和发展的认识。
        2. 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中,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比如,在高中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程中,教师从各方面强调稳定生理状态的重要性,结合“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晋·陆机;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唐·孟浩然;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李峤;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唐·刘禹锡”等传统文化,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重视计划”的学习观念,使学生能够合理调整自己的时间和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3. 探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思维价值。学生可以在生物实验中体验丰富的乐趣,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感受生物学的内涵。比如,在“生态系统”课上,教师生动的讲解可以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关怀,理解生物学中的“进化与适应”思想。再结合“鸟兽含冤入画图,鱼虾抱恨葬浆污。花伤不见蜂蝶舞,山痛悲观万木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等传统文化,通过学习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珍惜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环保观念。
        4. 传统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在我国的高中教育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成年人、人才,最终成为服务祖国的民族栋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是一种必然趋势。另外,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以德服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科知识教学事半功倍。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除了具备必要的生物专业知识外,还蕴含着传统的思想文化内涵。在促进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今天,高中生物教学应把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使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群.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探索[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5.30.
[2]张军兴. 传统文化中教学理念的挖掘及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4-1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