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畅
湖南省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高等专科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结合十八大报告中“立德树人”的教育指导思想,明确新时期的教育根本使命与任务,结合专科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与现实教学情况,丰富人才培养内涵,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更好实施“三全育人”。通过结合当前的实践教学情况,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进行研究和调研,明确“三全育人”不仅是培育学生,也是培育辅导员或班主任、专业教师,以此对于高校“三全育人”考核与评价,需要明确其基础内涵,从做好辅导员的考核与评价、注重专业教师考核与评价、完善全体学生考核与评价。落实以上策略,能够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高校教育;三全育人;考核与评价;评价标准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需要结合以下理念做好德育教育工作: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的职责;广大教师负有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职责;教师应当努力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格局。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中,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受到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影响较大,在考核与评价方面,一方面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更加完善落实目标,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教师对于考核与评价不够重视、基础能力退化等问题。新时代的高校“三全育人”考核与评价,需要构建学生成长为中心、“三全育人”领导和工作系统,结合现实情况,从多个方面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全面做好考核与评价工作。
一、高校“三全育人”基本内涵
“三全育人”作为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育人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主要强调的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结合高校课程思政理念与德育教育指导思想,高校需要积极调动各方面德育教育资源,在教师的共同努力与协作下构建德育系统,形成德育教育合力,落实德育教育目标[1]。
高校“三全育人”基本内涵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是指全体教职员工都需要形成育人意识,树立育人的意识与责任感,结合本职工作更好育人,同时还可以通过有效配合与相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构建系统的高校思政教育育人体系;全程育人是指在各个时间中实施育人,从学生入校开始到毕业和走向工作岗位,教师都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身体发展特点、面临的具体问题扥,规划与设计针对性的指导方法,实践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主要强调的是空间上的育人,育人需要落实在各个环节中,比如可以在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中育人,可以在班会课上育人,可以在文体活动中育人,可以在日常管理中育人,将育人以及考核和评价渗透到各个空间中,提升育人的实效。
二、高校“三全育人”考核与评价策略
(一)优化考核与评价方式,更好培养优秀辅导员
对于高校德育教育和“三全育人”,主要的工作机制是辅导员领导、班主任辅助、专业导师辅助,一般而言辅导员、思政课程教师、教辅人员等式育人的主题,需要进行分班、分阶段、分专业实施三全育人。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繁杂多样,比如有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等。
做好高校“三全育人”考核与评价,首先是优化考核与评价辅导员的方式,在学工部的统一组织与引领下,从多个方面考核与评价辅导员,培养优秀的辅导员[2]。
比如,高校可以进行两次学期考核与一次学年考核:学期考核分成学生评议与量化考核,一般分为优秀(8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不合格(低于60分)三个级别;学年考核一般是按照10%-20%的标准选出优秀辅导员,进行奖励和表扬;学工部可以汇总整体的考核情况,报工会、教务处和人事处,作为评比先进个人和评审职称的重要依据,评审时需要特别考虑这些重要的数据。此外还可以加入学生评价指标,根据辅导员参与文体活动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二)考核与评价专业教师,融入相关的奖惩措施
对于高校“三全育人”考核与评价,还不能忘记对于专业教师的考核与评价。虽然专业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但是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引下,在高校德育教育的条件下,专业教师对于德育教育也负有一定的职责。专业教师需要辅助辅导员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借助专业知识和发挥专业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指导、职业规划等,培养学生敬业等思想理念。
比如,对于专业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也可以分为学生评价、系(二级学院)评价两个部分,一般是在学年快结束时进行考核与评价,等级可以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对于优秀教师的划定一般在10%-20%之间。通过设立“优秀专业教师”等称号,奖励与表彰育人突出的专业教师,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可以进行相应的惩罚。学工部负责整个考核工作,收集数据和建立档案,并及时上报给教务处等部门,作为此后的重要考核数据进行留存和整理。高校还可以设立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其中融入教学成就、日常表现、学生评价三个指标,每个学期评选一次,营造出人人争优的良好教风。
(三)运用科学完善的措施,考核与评价全体学生
对于高校“三全育人”考核与评价,还需要全面丰富与完善全体学生的考核与评价。传统上对于学生的考核与评价不够重视,考核标准不够科学,考核方式不符合新时期的需求,考核内容比较单一,导致实际的考核效果不佳[3]。新时期对于学生的考核与评价,一般是由辅导员负责,从学生学习态度、日常行为、参与活动、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
比如,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考核,辅导员可以通过查看学生各科的成绩,以及询问各科教师等,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价。对于日常行为,主要是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是否有重大违纪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对于有严重违纪的学生需要直接取消评优资格。对于参与活动的评价,主要考核的是参与文体活动的态度、是否得奖等。对于人际关系的考核与评价,一般是通过全班评分的方式进行。教师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赋上不同的比例,最后计算总分值。此外,还可以融入学生互评项目,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纳入评价指标中。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三全育人”考核与评价,以上主要是根据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专科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根据国家对于新时期德育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总体要求,明确高校“三全育人”基本内涵,运用丰富的资源和采取多元化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做好考核与评价工作,进而更好落实德育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芳. 三全育人理念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过程性考核体系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2020, 000(003):17-18.
[2]王连秋. "三全育人"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核体系创新[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4):77-79.
[3]朱俊.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 036(006):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