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习习惯衔接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苏建华
[导读] 小学阶段除了安排数学、语文等基础课程外

        苏建华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小学  443103
        摘要:小学阶段除了安排数学、语文等基础课程外,还设立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培养学生科学思维、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课程。尤其是科学课程,重点在于做好小学生们的科学知识启蒙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与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实验课程,还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操作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自控力又比较差年龄,教师还是要从培养学习习惯入手。
        关键词:小学科学;习惯衔接;培养研究
        前言:小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的年纪,看到没见过的、不懂的都少不了要问一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充满新奇感的科学课堂,让小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的同时,还能把热情一直延续到课下学习中去。有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项事物不感兴趣时,熟悉和掌握的该事物全部知识的难度将会大幅度增加。由此可以看出兴趣的重要性,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掌握科学知识。
        一、科学课堂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想要学好科学这一课程,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探究科学知识的有效方法,通过仔细的观察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外在信息。良好的观察能力不是天生就拥有的,学生良好观察能力的获得离不开教师在科学课堂上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引导,按老师的要求一步步来,便可以获得观察力的提升。可以说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学生探索未知的好帮手。在观察学习中要注意它的客观性、全面性与持久性,在学习中找准观察的方向,有目的的进行观察活动,完成观察将获得准确、全面的观察结知识
        比如,在学习《太阳的位置和方向》这一节课时,先让学生回想一下每天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又从什么方向落下,让他们仔细观察早上、中午、晚场太阳所在的位置,以及太阳在不同位置时的温度,可以帮学生准备气温测量工具,让他们通过对不同时间室外温度的记录,对于太阳与温度的关系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有利于培养科学的观察习惯,获得更佳的观察能力。
        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手、脑协作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让小学生了解基础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于科学的兴趣。为达到这一目的,课程中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实验。实验将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常他们会对实验活动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很积极的投入到科学实验中去。
        在开始接触实验时,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实验结果往往出乎学生预料的不理想,让学生有一种挫败感。其原因是学生的手、脑不能有效配合,让严谨的实验变的如同幼儿的动手游戏,实验结果只停留到表面。


        在科学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严谨的态度面对,在做之前要先想一想实验的步骤以及过程中将要出现的情况,边想边做可以避免盲目的操作,让实验中的每一步都变的更有条理,实验结果也会变的理想。
        三、课前养成准备实验材料的习惯
        小学生在生活中有爸爸、妈妈,甚至是爷爷、奶奶帮助,动手的机会比较少,即便是作业很多学生也是在家长不断的催促中才能完成,这对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极其不利。
        小学的科学课一般会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实验所用材料,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自己准备,在上课前要求学习小组的负责人对小组成员的材料准备情况进行记录,对于准备充分的学生予以表扬,对于几次不做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学生要予以批评,并督促其改正。
        科学课上进行的实验、探究记录,教师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不能敷衍了事,不可抄袭他人,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记录情况。让他们养成认真的习惯和严谨的作风,这对于深入探究科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科学课的作业大部分是观察活动、网上资料调查等等,需要进行课下观察时教师可以把方法告诉学生,让他们做好每天的观察记录。这个过程不仅很好的培养学生观察习惯,也在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比如对于小生物的观察,养一只蚕宝宝,是要蚕卵开始,通过桑叶的喂养,蚕每一天都会发生变化,学生可以通过近距离的观察了解一个生命的变化,每天坚持记录对于生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小学生的耐心一般不会太强,一段时间以后他会觉得这件事儿变的无趣,从而开始敷衍,教师要时时观察,当学生态度变消极时,要对他们的观察行为进行指正,并对长时间的认真记录进行鼓励,激励他们
        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接下来的观察与记录中去,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教师的坚持和推动下,帮学生养成记录的习惯,慢慢的这种好的学习习惯也会延伸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对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提高会极为有帮助。
        结束语
        小学科学课程为学生打开探索科学知识的大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督促学生养成课前准备实验材料、课中手脑并用完成科学实验、课下做好观察记录的习惯。以严谨的态度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让他们被各种神奇的知识所吸引,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于科学知识的探索中来。
        参考文献
        [1]马燕莉.“科学记录本”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4):19-20.
        [2]李秀.试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山西青年,2020(10):166+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