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周莹莹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影响,课堂创新成为现在教育的主流趋势

        周莹莹
        湖北省枣阳市新市镇火青小学  441204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影响,课堂创新成为现在教育的主流趋势,学生上课学习不再是像以往一样,呆板的坐在讲台下面听着教师讲课,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应不断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数学;创新教育
        小学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开端,但是由于小学上学年纪小,学生对各学科的学习还是处于茫然状态,尤其是小学数学的学习,小学数学本就是基础,是今后的数学课程的开端,如何能让学生在入门的前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让数学的学习不再是学生的噩梦,不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因此,课堂上使用创新教育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1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1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创新
        与国外的教育理念不同,国内的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长期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逐渐失去了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能力,习惯性的被动学习,教师怎样讲就怎样学,不去探讨其中的含义,从而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也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这也是要实施创新教学的重要原因。
1.2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小,理解能力有限,假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设定目标,没有突出教学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抓住主导内容,学生学习的时候就会很被动难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就要确定好自己的教学目标,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1.3有的课堂教学模式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
        国内的教学模式还是主要以授课的方式为主体,以考试成绩为基础,学生总是被动的学习,不愿主动地思索,对学习没有产生兴趣,这种应试教育也严重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国外的教育则是在培养兴趣,玩中学,把学到的知识有效的利用到生活中,发挥其创新思想。因此我们要意识到问题,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倡创新教育,增加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热诚。
2如何有效的实施创新教学
2.1转变教育观念
        中国的教学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讲,学生学,甚至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吸收程度,理解程度,一味地填鸭式教育,往往会导致一些学生抗拒学习,上课专注力不够。相对于西方教育,他们多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基础,让学生轻松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改进教学氛围
        一般的课堂氛围都是比较沉闷的,学生会感觉上课时间长,精神紧张,不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氛围,使用创新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精神放松,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大胆发问,大胆交流,激发学生课堂想象力。在创新教育中,教师要放下身段做到与学生成朋友,多倾听学生的心理想法,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先给学生讲解其定义是“两组对边都分别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开拓脑筋想象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平行四边形,调动课堂气氛,当学生都把自己的理解中的图形说出来后,教师可以让大家进行探讨,哪些物品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比如“菱形”到底是不是可以定义成平行四边形,从而让学生变成课堂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3创新课堂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课堂教学开展有效的创新,在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同时也要增加知识的扩展面,不要只针对书本上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情况,让学生可以全方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数学不单单只是书本上的内容,在我们身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这关重要的地位。
        例如:在学习《图形相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现实生活中都有哪些图形是相似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图形,很多不同的物体虽然作用不一样,但是图形相似,也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找一些图形带到课堂上,把大家带来的物品相比较,看看哪些图形是相似的,让学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
3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3.1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要想教育有新发展,首先就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不能还是使用老方法教学。因此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专注于课本内容,要学会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和知识层面。尤其是对小学数学的教育,学生在年龄小的阶段刚接触数学,疑难点太多,有基于对教师的畏惧不敢提出疑问,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创新教学就是要改变以往的“一言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教学的主体,创新教学不仅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让学生可以全方位的发展,而不是一味地只专注于书本上的知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积极提问,快速的理解所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要改变以往教师拿一个制作好的包装盒,给学生讲解制作过程。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教师可以先讲解长方体的定义,让学生有了基础概念,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包装盒,给了学生的用手能力,当然在制作的过程中也要动脑思考怎么样粘贴才能让包装盒更好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其实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宽广的空间,如果教师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让学生被动学习,就限制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总结:
        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整个转变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的提升自身,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破自己的教学思想,当然也需要与学校的相互配合,尽早全面发展创新教学,通过改变教学观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热忱。
参考文献:
[1] 韩毓敏.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J].中外交流,2016,(35):266.
[2] 李建波.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4):71.
[3] 张昌林.分析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J].科学咨询,2020,(12):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