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周清梅 周庆国
[导读] 在互联网普及应用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普遍应用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

        周清梅     周庆国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北门里小学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凤鸣小学

引言

        在互联网普及应用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普遍应用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数学学科自身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借助多媒体,能够将抽闲化的知识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来,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数学学习缺乏热情的问题。但是,无论是多媒体,还是其他信息技术,其只是一种技术进步为数学教学工作提供的一种手段,当前尽管普及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但是其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程度还有待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认为需要发挥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融合的作用与价值,并采取有效的融合策略,以真正实现融合的目的。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运用,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体系重要构成部分,在该学科中也蕴含了许多知识内容,可以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和发展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然而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其中潜藏着很多抽象性知识内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更好理解和把握这些知识内容,然而小阶段学生年龄介于6~12岁之间,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仅仰赖自身现存知识进行学习,容易出现理解不清、掌握不牢情况,久而久之学生数学学习热情也会下降,并打击到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降低课堂教学效果,这时候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可以将书本中涵盖的抽象知识点内容以更加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感官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数学教学目标更好实现;(2)发展学生思维和攻破教学重难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应用,涉及的形式比较多样,老师可以通过有趣模拟、生活情景呈现等方式,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贴合学生认知水平,既能够增进学生理解,又能够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存在的紧密联系,尤其是在对一些重难点知识开展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知识内容进行分解和细化,并引导学生在思考、探究、讨论等活动中理清知识脉络,在攻破教学重难点内容基础上,学生思维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课前准备充足的预习资料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意味着教师在课前除了传统教学方式所进行的备课之外,还要准备出充足的预习资料。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技术手段,而填充的内容就是教师在课前需要准备的内容,具体包括多媒体课件、视频短篇等形式的教学内容。只有在课前进行了充足的预习准备,才能够缩短课堂中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同时通过课前充足的预习工作,新颖有趣的内容能够引发小学生的极大兴趣,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小学数学“观察事物”一课中,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出“盲人摸象”“找不同”等案例,将丰富多彩的内容投影到大屏上,就可以达到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而这一切,都是基于教师课前准备的充足的预习资料。



(二)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

        课堂教学一直都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但是过去一些老师的“灌输式”教学活动只能让学生产生肤浅的数学认知,难以全面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解放学生,使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丰富教材知识,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展现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其将听讲、思考结合起来,由此改善教学互动情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元、角、分与小数”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信息技术展现了线上购物的平台画面,借此唤起学生的消费经历,使其认真识读这些商品单价,由此引导学生认读小数。然后,笔者继续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现不同的人民币面值照片以及人民币的变化史,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接着,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逐步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知识本就十分抽象,而对于数学教学课堂上十分抽象且复杂的内容,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从哪里开始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突破这些重点、难点。现代信息技术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形象、直观,能够直接借助动态化的过程来呈现复杂的数学知识。这个时候,对于数学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有效突破,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合作实践平台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老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更加侧重对学生学科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运用自己知识和能力在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中分析和解决面对数学问题,为了使学生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兴趣更加浓厚,老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并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实践体验,进而达到学中做和做中学效果。如: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开展教学时,仅仰赖老师口头教授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无法在学生脑海中构建空间图形概念,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公式含义、计算和应用也会产生混淆,不利于学生全面细致掌握,这时候利用信息技术以直观形象方式向学生展示两个图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图形空间概念,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观察和操作,以便更好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同时利用学校操场和花坛形状,让学生对图形周长进行认识和探究,并设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操作和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中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并不是唯一的,其与其他教学方法共同基于课堂这个平台而展开。从这个层面来讲,教师要习惯于并善于将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从而促进其与课堂教学的融,如采用“信息技术+情境”“信息技术+讨论”“信息技术+游戏”等。上述方法的用,在极大程度上发挥了信息技术环境氛围营造的优势,能够调动课堂积极性,改善传统授课教师讲学生听的弊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网络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小学数学教师应正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所带来的利弊,尽量发挥其优势,不断地更新与完善自身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