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高丹玲
[导读]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到文化知识

        高丹玲
        四川省泸州师范附属小学城西学校  646000
        摘要: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到文化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格,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研究
        引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已进入到小学的教学当中,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各个方面还在快速发育中,思想道德也在逐渐地形成,学生还不能对事物进行明辨是非,被动的接受周围的事物。小学的教育是学生的初始教育,小学的教育和培养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其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以及人生。小学的教育课程还有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专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的课程,可以看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不是主要的学科,教师和学生也不太重视,有时还会被其他的学科占用课堂教学,学生也不会花太多精力去学习。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的思想、道德、法治等的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要学习学科,学生和教师也比较重视语文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采用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多媒体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更加详细的展示,展示语文教学内容的浓厚的文化内涵,使用多媒体展示更加直观的视频、图片等,打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多媒体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加以引导学生了解语文的教学内容,学会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情,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猎人海力布》这一篇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教材文章描写的内容,猎人海力布得到一颗含在嘴里就能听到动物说话的宝石,有一天听到了一群鸟的对话了解到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海水会淹没这里,猎人海力布就回到村庄把听到鸟的对话和得到宝石的经过告诉了村民,然后就变成了石头。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猎人海力布为了救村民牺牲了自己,体现出了猎人海力布舍己为人的精神,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激发学生对猎人海力布的敬佩之情。同时,教师可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然后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的教学,使语文的教学内容得到具体的展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使学生在语文的教学中情感得到升华,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语文教学情景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各个方面的影响,而且小学生们都具备一定的语言方面知识,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还处于萌发状态,对周围的事物比较好奇,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进行深入地了解课本教材,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结合语文的教学内容,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创设丰富有趣的语文教学情境,从而转变了教师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语文的教学内容转化成文字图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感悟语文知识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语文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四季之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语文的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四季的一些视频或者图片,将学生带入四季的美景之中,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四季之美,使学生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布置语文作业,渗透德育教育。
        仅在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不能够满足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语文学习和作业的训练,才能够使学生得到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这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行径。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科学合理地将语文的优秀素材搭配到布置的作业当中,在语文的作业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在写作业的时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德育思想,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就可以知道学生具体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建一个班级群,把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上传到班级的群文件中,通过文件的共享,学生在放学回家后,就可以使用手机等进行自由地下载文件,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教师也可以在班级群上传一些优秀的学习资料,供给学生进行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保持谦卑的学习态度,学会尊重他人,学习他人的长处。让学生做完作业要积极地帮助家长做家务,和家长交流沟通,孝道文化也是德育工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发多种有效的途径,激发学生主观上的真情实感,教师在布置的语文作业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回到家中也能够进行德育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道德品格。
        结束语: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中小学教育当中的有了广泛应用,这也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方便,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德育教育的同时养成。
参考文献:
[1]田顺香.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7
[2]杨维靖 陈媛媛.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