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赟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华侨中学 528100
【摘要】音准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音准教学对培养学生标准的音高记忆、掌握良好的音准概念、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养成良好的歌唱行为习惯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高中生中进行音准教学?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的探究和摸索,我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适合培养高中生音准教学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首先音准教学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到位;再则音准教学应该从通俗易唱、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入手;最后有效的音准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采用准确、实用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音准 民歌 科尔文手势 骨干音音组 音程
音准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音准教学对培养学生标准的音高记忆、掌握良好的音准概念、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养成良好的歌唱行为习惯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音准教学一直以来不受重视,因此造成绝大多数高中生存在没有音准概念和音高记忆等音准方面的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顺利的完成音准教学?这是一直困扰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问题。
我长期担任一线音乐教学方面的工作,通过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的探究和摸索,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适合培养高中生音准教学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音准教学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到位。
1、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课堂实践体验活动、课堂教学互动效果、音准教学成果展现等方面的内容,为进行有效音准教学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2、课前进行韵律热身运动,为顺利完成音准教学提供先行条件。
韵律热身运动,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是一项非常好的、音准教学前期准备活动。通过韵律热身运动可以让同学们很快进入放松状态,为顺利进入音准教学、完成歌唱学习做好铺垫。
具体做法是:首先在轻松愉悦的音乐旋律中请学生们全体起立,双脚保持稳稳站立、上身则自由活动,包括:随着音乐自由转动身体、甩动手臂、活动脖子、睁大眼睛远眺、张大口鼓动腮帮、训练提笑肌等动作,如果场室空间允许的话,学生可以一边走动一边自由活动身体。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更容易激活学生身体的机能、激发潜在的活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情绪调动到兴奋状态,为开展音准教学做好准备。
二、音准教学应该从通俗易唱、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入手。
目前高中生普遍存在没有音准概念和音高记忆等音准方面的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培养学生音准记忆?任何文化必须扎根本土才会枝繁叶茂,同样音准教学可以从本民族歌曲开始。
中国民歌大多数以五声调式为主(1-2-3-5-6),以其音乐旋律、语言特点、风土人情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代表性,因此在情感上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民族自豪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歌进行音准教学,容易激发学生学习音准的兴趣,对音准教学起到非常重要承接的作用。如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我以江苏民歌《茉莉花》为例进行解析:
首先该曲起源于南京六合民歌《鲜花调》,1957年由作曲家何仿整理改编并正式改名为《茉莉花》。这是一首典型的汉族民歌,4/4拍子、一段式结构的五声音阶曲调,且音乐旋律悠扬婉转、速度适中,是一首典型的、具有中国元素的歌曲。
再则,江苏民歌《茉莉花》音高起伏、节奏速度变化不大,所有音高是在学生们可控的音域范围内,且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旋律比较熟悉,大大降低学生们的畏唱心理,为老师顺利进行音准教学做好铺垫工作。
三、有效的音准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采用准确、实用的教学方法。
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针对高中生音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音准教学?取决于我们借鉴和选择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在高中音准教学中,以科尔文手势为辅助与三度音程训练、音阶训练法、跳音训练法、单音接龙训练法等音准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培养学生学习音准兴趣、巩固音准概念等方面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1、音阶训练是完成音准训练的重要手段。
以柯达伊教学法为指导、科尔文手势为辅助与C大调音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上下行音阶训练。从最基本音“哆”开始,结合科尔文手势,在学生唱准、唱稳的基础上继续下一个音的练习。可以采用由低往高或者由高往低进行二度递进的方式单音练习,然后把每个音从低往高串联起来完成音准训练。
2、单音音准训练是完成音准教学的基础。
因为三度音之间具有简单、易唱、易记的特性学生容易接受,所以可以在此基础进行音准教学。以C自然大调为例,从最基本的(1-3-5)三个框架音开始练习。音准按照聆听、模唱、试唱逐渐递进的方式进行训练;在唱准的基础上往下或者往上完成三度音构唱练习,从而对巩固和加深学生的单音音准记忆和音准概念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3、以歌曲的骨干音音准为基础,逐步完成其他音的音准训练。
歌曲音准训练从提炼骨干音开始,也是完成整首歌曲音准教学的前提条件。我以民歌《茉莉花》为例,进行骨干音音准教学讲解。
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乐旋律特征,找出歌曲的骨干音(1-3-5)、并以五线谱和简谱两种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视觉上认识并记住对应谱例。首先选择骨干音中的"3"进行音准教学,结合科尔文手势指导学生唱准、唱稳"3"的音准,在基础之上再指导学生往下构唱"1"的音准。
在唱准、唱稳(1-3)单音音准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对这两个音进行旋律音程练习。训练方法有很多种:高音与低音互换练习;长音与短音互换练习或者跳音、顿音练习等方式来训练学生音准的敏锐度、准确度和反应能力,在同学们熟练的掌握这两个音以后,再加入"5"音训练,其训练方法可以借鉴以上的训练模式进行。在熟练掌握骨干音"1-3-5"音准的基础上,逐渐加入其它的辅助音(2-4-6-7)进一步充实学生的音准内容。其中训练的方法也可以借鉴以上的训练模式进行。
4、通过音组训练巩固学生的音准记忆。
为了进一步巩固音准记忆,我们可以通过单音分组的练习方法进行有效音准教学。
单音分组练习在所学歌曲骨干音的基础上进行单音音组训练。以歌曲《茉莉花》为例:在唱准歌曲骨干音(1-3-5)的基础上、再加入其它音(2-4-6)进行最基本的单音音组练习。例如:(1-2-3-5)、(2-3-5-6)、(3-5-6-1)、(3-5-7-6)等音组与科尔文手势相结合的练习方法进行音准教学,对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的音准记忆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5、采取三度音程教学是巩固和提升音准记忆的有效手段。
音程分为旋律音程和和声音程。音程练习在完成音组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音准的有效方法。
以江苏民歌《茉莉花》为例,在提炼、唱准、唱稳歌曲中的骨干音、音组的基础上采用三度音程训练。
本课堂音程训练从基本的三度旋律音程练习开始。三度旋律音程与科尔文手势相结合、递进模唱。方法如下:首先把学生分为A\B两组,老师左手示意做出"1"的音高示意A声部唱准、唱稳;在A声部稳定以后,右手示意B声部唱"3"的音高。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交换声部训练,以此类推进行其他音程训练。
在同学们熟练掌握三度旋律音程的基础上,接下来进行三度和声音程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以江苏民歌《茉莉花》为例,把学生分成A\B两个小组、要求AB组同学们集中注意力看老师的左右手(左手—A组、右手—B组),根据提取歌曲中的三度音程(1-3、2-4、3-5、4-6)进行和声音程训练。两个声部按照老师手势提示同时唱所属声部,要求在唱准、唱稳本声部的基础上,要聆听本声部音准与另一个声部的音准是否和谐。如发现问题,学会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问题,例如:音量强弱、音准等问题。通过和声音程训练,既可以稳定和巩固音准、也可以让学生初步尝试合唱的乐趣。
另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一些趣味训练法进行辅助教学。例如:长音训练法以(1-3-5)三个音为例,每个音长保持的拍数可以由两拍到三拍或者四拍。让学生在唱准每个音准的基础上、保持节拍和音准的正确性稳定性,对巩固和加强音高记忆起到很好的作用。
跳音训练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调动起来,对于精神状态不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起到非常好的改善和调动作用。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长音与跳音切换的方式进行音准训练,让同学们认真聆听和感受长音与跳音之间的区别。
课堂音准有效教学,在教学方式上要求灵活多变;在教学进度上应该循序渐进、稳固扎实;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巩固正确音准概念、加深音准记忆的基础上、完成音准教学任务。老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调整教学方法,这样对推进音准教学、及时有效的完成音准教学打下坚定基础。
重视音准教学是音乐教育的进步、也是学生们的幸事。对提升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培养音乐素养、发掘自我音乐潜能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会为音乐教育事业发展而继续努力、开拓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