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教育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   黎雪娇
[导读] 随着国家对新课程的改良和推进,近几年来,中职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

        黎雪娇
        重庆市武隆区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随着国家对新课程的改良和推进,近几年来,中职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为了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中职教育不单是职业教育的一种,也承接着在抚育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教学学生专业的技能模式,是教育知识与专业技能融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适应了当今社会的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业技能一体化的综合发展战略,对于促进社会人才进步起到阶梯性式逐渐发展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业素养,也厚植了学生职业技能,既重视对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关键词:中职语文;职业教学;职业教育
        中职教育本身所指代的是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专业课内容以及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其中语文科目是其中综合性,素养性,和知识调动性,文化技能作用程度最高且比较综合性的一门学科[1]。可观近几年来,国家对于文化课的改革包括义务教育教学年限的拉长,还有单招统招的不断扩招等,为的就是让每个学生有学可上,有业可学,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需要的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学生也不只是止步于对于课本知识的应用,而这个时候,中职教学的优势就更加的凸显出来了,在培育学生专业职业课技能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文化课的培养,两者不断融入汇合,使之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个人文化的素养水平,这不仅是职业教学史上的进步,也是国家教育改革不断所做出的努力,尤其是在语文学科的文化教育策略中。
        一、中职教育的主要现象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文化课方面是比较薄弱的,这源于学校在统招时都是职业技能和艺术方面去选拔和扩招生源,故在对学生语文教学的教育上难度要大于普通的中学院校,学生往往职业技能比较优异的情况下夜容易忽视对于文化课的专研,加之中职院校老师较为重视职业教育,对于文化课节比较放松,导致学生和老师都消极散漫对待学业 老师课堂上不注重对学生文化课知识的教学教案对乎,考试不规重点,学生自我认知不清晰,人生规划出现偏失,文化课薄弱,产生学业失衡,不具有自律自主学习性,长此以往,文化课再难跟的上,这是导致中职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不相辅相成的主要原因,也就形成了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这样一种不利于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现象[2]。


        二、小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教育相融对策
        (一)生活模拟化教学
         中专的学生略为顽皮,正常的授课方式不会容易被他们接纳推崇,加之他们的文化课水平比较薄弱,如果只是单一的教学,他们无法很快融入,老师一味的按照教学方案去教课的话,简直就是鸡同鸭讲,由此我们可以采用生活模拟化教学,利用互联网功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每周设置原题,以生活化角度出发,按小组分配任务,以校园一角为例,可以在细雨微蒙蒙时,或则早起太阳刚升时,组织带领他们去亲自用眼睛,用心去感受自然界的变化,去发现校园内的美好,同样的在对于职业课的教学中,以互联网为例,让他们为自己制作一份可以将自己推销出去的简历,在班级内进行评选,表彰。只有接近生活化的真情实感才会引起人们的共鸣,中职学校的教学除了教学设备教材去创新改革之外,也应注重学生心理的变化,以生活模拟化方式引导学生在语文学科教育和职业教育技的学习兴趣。
        (二)校企合作,联盟战略
         各中职院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与知名企业进行联盟,植入利于社会发展化,有前景性,利于社会所需利于学生就业率高的专业,由合作的校企来进行职业的规划培训以及专业知识的课指导,而学校要统筹好专业课与文化课的课时,合理安排,一致对待,不失偏差,学校制定对体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方案,注重提升师资力量,与企业两两联盟,同时攻克,专业课与文化课,使之成为并驾齐驱的一种力量,另外联盟战略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率,加大企业进程,专业对口,利用企业更好的管理发展。
         (三)提前进行就业指导,注重思想化教育
         很多学生都是在步入大学以后在踏入社会之前才接触到就业指导的这样一个课程,其实就业指导无论从思想,礼仪包括人际交往,个人涵养,职场规则等各方面都对学生迈入社会起到一个良好的承接作用,学校也可以加设就业指导的课程,从心理方面,思想方面去树立学生良好的就业观,世界观,人生观,也是起到一个对于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培育作用,课堂上,就业指导老师可以布置原题,注重对文笔的表达,口语的表达能力,这样也有助于他们在对于自己专业知识的作用,还能促进学文文化课的成绩提升。这种心理式的指导教学以对话式,休闲式,作为一个知心朋友去引入思想的教学手法非常适应这一代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更符合他们对教学方式的接受。
        结语:
        中学是一个人教学学史上的启蒙点,是见证了一个学生从从萌芽成长为一个花骨朵的过程,在这个节点里正处于一个孩子叛逆期的年纪里,但同时也是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知识的培养,语文是饱含情感,具有提升自我精神,塑造人格魅力,助于成长育人的这样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在中职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职高校也更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专研教学策略,注重教学成果的积累,不断在育人育才的双项基础上,做好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教学的相互贯通融合。
        参考文献:
        [1]姜封祥.中职语文“融合式活力课堂”教学的构建与实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15):12.
        [2]薛习.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转变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0(09):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