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他拉哈蒙古族中心学校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有很多方法,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多种方法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针对小学的高年级段学生来说最为实用。教师如果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经常运用批注式阅读,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最为主流的,顺应学生发展需要的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式。批注式阅读就是教师根据课文的类型,有目的地让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学生把阅读课文时不懂的、想到的亦或是通过读文章悟出的道理,收到的启发启示等所悟直接在文章中进行标记、圈画,批注的一种阅读方式。课堂上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首先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能会将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呈现出来,从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其次也改变以往教师讲得多,学生被动学习,不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堂现象。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这样更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更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会自然提高。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不是让教师完全放手,什么都不用管,它的真正目的是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当然教会如何学生使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批注式阅读后的交流反馈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是真正体现批注式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一、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有哪些特点
(一)、学生个体性的体现
我们的语文教学是通过课文的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文章叙述顺序,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等。但由于学生智力水平,经历体验,情感态度都各不相同,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感悟、欣赏等各方面都会有所不同,理解深度上或深或浅,感悟能力或强或弱,欣赏角度上或此或彼,这就是各有千秋,百家争鸣。充分让学生展现自己,让个性化理解在语文课上充分体现,不要让老师的分析理解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批注式阅读具有反思性
传统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填鸭式”地教,学生“接受式”地学,这样的语文课上虽然看似有条不紊,也有学生的动脑思考的过程,但你会发现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基本上都是唯课本是从,思维的圈子根本没有跳出课本。从学生的内心看,他们只要回答出老师的答案就万事大吉,他们没必要进行深入思考,也没法进行深入思考。大家想想,如果对课文连深入的思考都没有,何来创造性地学习,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培养。而批注式阅读教学正是和传统教学大相径庭的,它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带着发现的眼睛,选择性地思考,批判性的选择。它是学生思维,理解,思想,感受的自我碰撞,而这种反思性会在学生之间的交流愈发明显体现。
(三)、批注式阅读具有多元性的特点
首先,由于文章内容涉及字词句的学习和理解,内容的概括和掌握,文章叙事顺序的了解,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表达方法的理解和学习等多方面,所以在进行批注式阅读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要从多方面进行批注,那么学生的批注必然呈现多元性的特点;其次,我们面对的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从个体认知的角度上来讲,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问题的角度,自身的情感经历体验等多方面不尽相同,在他们进行批注式阅读时一定会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最后,批注式学习时的批注形式具有多元性的,可以文字表达,可以符号式批注,还可以针对文章顺序进行表格式的梳理等。
(四)、批注式阅读具有激励性
批注式阅读教学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不管是学生的批注式学习,还是批注后教师组织交流和展示,这些环节主要都是是由学生来完成。对文章的理解感悟都是学生自身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必然在内心当中会产生愉悦感,从而激励学生对阅读更感兴趣,激励他们的进一步的认知,学生们会更喜欢阅读。
二、小学语文课堂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是教师要教会学生批注的方法
教师在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之前,要先教会学生批注的方法。比如教会学生可以针对文章的哪些方面做批注,可以是字词句,可以是不懂的,可以是感兴趣的,也可以是体会和感受等;优秀的批注示例做引领,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优秀的批注示例,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批注,这样学生会快速掌握批注方法,当然学生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形成自己的批注风格。
二是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
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设置悬念等有趣的方式进行导入新课,学生心中有疑问,有好奇,必然激起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这样批注式阅读教学实施起来效果会更好。当然除了学生自己在批注学习环节的自读自悟外,而后的交流分享环节更为重要,因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补充完善,对文章内容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更重要的是让参与交流分享的学生得到锻炼,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三是批注式阅读教学要与教学目标一致
一切脱离教学目标的教学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小学阶段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更应该深知这一点,因为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并不高,主要以是字词句的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感情的体会为主。所以教师在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时,要先根据课文具体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接受能力等设置好相应的教学目标,然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哪些方面进行批注式阅读,以围绕实现教学目标展开批注式阅读教学,达到教学效果。
四是教师多鼓励学生质疑
学习贵在有疑。学生有疑问才更能促使他对课文有进一步的探究欲望。而随着课堂上学习和理解的深入,使自己的疑问迎刃而解,那么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肯定会特别牢固,从而深化学习效果。可以说,学习过程中有疑问是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展现,更有利于学生在自己与课文的对话中产生疑问,因此,教师要特别鼓励学生在批注式阅读时敢于质疑,学会质疑。而针对有些不敢表达的学生,教师要多表扬,多鼓励,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举例子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质疑,比如针对课文中的一个重点语句,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提问,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文本之外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提问,会让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作用更加凸显。
五是在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
大家都知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获得更好的发展。那么在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在学生进行批注阅读环节及时走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所做批注的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性评价。而在稍后的批注交流分享环节,教师更应该不吝惜赞美之词,对学生的批注或者是针对学生的表现都应给予积极评价以便使学生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更乐于表达,更乐于表现。当然,学生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甚至价值观上可能出现偏差,教师要适时给予指正和引领。
结语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产生的,适应新课改的一种自主式阅读教学方式。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当前语文教学现状,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可以使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