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备课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任为群
[导读]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任为群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一中学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上好语文阅读课,需要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思考。而备课就是其必要环节,需要语文教师结合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细致的准备,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切实发挥教师主导者的角色,备好课才能够上好阅读课,才可能打造高效的阅读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备课策略
        一、深入解读,确定教学目标
(一)学的过程与教的过程要一体化
        教必须立足于学,教的行为就是激发、引导、帮助、促进学的行为,课堂教学本质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精心设计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使学与教融为一体,使外在的语文实践活动和内在的思维情感活动相统一,实现知、情、意的和谐发展。
(二)知识呈现和能力训练要活动化
        我们把知识呈现和能力训练设计成为一个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积极运用技能的动态活动过程,学生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感受和体验、逐步提高语文素养的实践过程,这样的课堂才能体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三)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靠潜移默化
        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往往充满人文性、情感性,然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在长期的语文实践和教学交往中潜移默化。因此,不宜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作为一节语文课的主要目标,这会让人觉得牵强。
        二、深入解读文本,合理地应用教材
(一)联系整合,辅助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的很多内容,既涉及语文学科的知识,也会涉及政治、地理、历史、音乐艺术等多个领域,有些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些较为抽象,需要教师结合阅读需求进行联系和整合,便于学生进行阅读。例如,在学生学习《安塞腰鼓》这部分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搜集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首先进行直观的感受,这样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紧接着,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利用地理地图从空间上感受安塞腰鼓的诞生地黄土高原的特点,也可以适当地进行历史知识的扩展,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这样学生内心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就被激发了出来,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再走进需要阅读的内容自然是简单了很多。
(二)敢于大胆地取舍
        教材是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载体,但是新时期的教学强调的是素质教育,要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引导融入其中。而教材中的内容是需要教师进行挖掘和整合的,所以教师应该是灵活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死板地教教材。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教材中所选的一些文本学生是可以自己读懂并理解的,对于这样的阅读内容教师就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教学,要有所侧重,避免程式化而导致对时间的浪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教材中的自读阅读内容教师要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特别是一些字词的积累、文学、文化常识等内容是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

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是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有效地解读课标的基础上来整合教材。要认真分析学情,然后对于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重点放在重点、难点的突破上面,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辅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例如,对于《秋天的怀念》这篇内容,教师在学生阅读前引导学生抓文章主旨,很快学生就能够找到“怀念”这一关键字眼,然后给学生提出一系列思考问题:怀念谁?因何怀念?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研读教材中的文本内容,让学生先找到教材中的相关语句,放在情境中体会,学生就有了抓手,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巧妙拓展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强调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知识的适当扩展和延伸,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联系、类比来加深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利用好教材内容中可以引申或者展开联想的切入点,在教材文本的已学内容为基础,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与积累进行续写,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联想、表达能力,还能够深化对教材的理解能力。这样的过程既能够强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阅读内容的专注力,还能够使学生不自觉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和体验,这符合当前语文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体验式学习的内在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既动口,也在动脑、动手,全方面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更好地“动”起来,发挥了其主体地位。同时,这样的做法也有利于拓展其语文知识,延伸内涵。
(四)丰富资源
        对于初中阶段的阅读,其主要载体就是文本内容,同时为了辅助学生理解文本,文本中往往还会加入一些插图或者图片资源,这些图片形象生动,是对文字内容的有效的烘托,丰富了文本的内涵,这对于教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是非常难得的阅读资源;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也能够起到调剂其阅读,减少因为长篇的文本阅读带来的枯燥感。当然,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注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资源。当前的初中课堂,多媒体已经非常普遍,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特别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视频资料,这对于学生来说更加直观,有利于深化学生阅读理解。
(五)联系生活
        语文中的内容源于生活,这也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特点来辅助学生进行阅读,要立足文本,放眼生活,展现给学生一个精彩的语文世界。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和阅读内容的距离,这样学生会既有熟悉感,还有新鲜感,而不是茫然不知所云,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进一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结束语
        综上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方向。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在初中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仅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可能会导致教学的低效,还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必须要充分重视,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性、针对性调整。而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所以要结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悉心准备课堂备课环节,为上好语文课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绯.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视域的备课研究[D].渤海大学.2015.
[2]张立铖.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备课重点与难点类型探析[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4.(Z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