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英
厦门市海沧区佳宏幼儿园
【摘要】学前期的音乐教育是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学前儿童教育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在幼儿园中,对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也是促进他们创造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因而,探讨幼教机构中音乐教育对于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对学前儿童在音乐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教育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
引言
所谓创造力就是在活动中运用本身已经拥有的基本知识跟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继而萌发富有价值意义的新思想以及获得新成果的能力。创造力的培养依赖于教育,也取决于幼儿。而学前期作为开发儿童创造力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也最活跃。本文通过对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的研究展开分析,提出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创新价值取向
教育观念是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的先导,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且现如今的社会最缺乏的就是创造型人才,作为幼儿教师对于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性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要认识到儿童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相信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力,能够给予每个儿童平等的表现机会,以此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前儿童潜能的开发以及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并以此作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以往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有一部分的教师往往都只是关注对学前儿童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对他们创造力的培养,把儿童将来可能发展的潜能就这样扼杀在摇篮里。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在对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活动时,要做到充分了解儿童,不仅要对他们进行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更要重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音乐教学目标:1.能初步感受音乐的美;2.喜欢音乐,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并且能够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大胆表达对音乐的感受;3.愿意与朋友一起娱乐、表演和创作[2]。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环境
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儿童对学习活动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根据学前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学前儿童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状态精神饱满,对待幼儿和蔼可亲,活动组织得有趣、好玩,这都会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能够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多关心、多鼓励幼儿,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形式大胆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表扬和肯定,以此来激发他们对活动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环境作为影响学前儿童创造发展的其中一个因素,在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多利用多姿多彩的物质环境来吸引儿童,让他们能积极、自主的进行创造活动。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充足的音乐材料,例如铃铛、响板等乐器材料,以此激发儿童创作的欲望和兴趣。同时,教师还应给予儿童足够的创作空间,给予儿童充分的表现机会,让儿童能够实施自己的创作想法。
三、遵循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为个性的不同,自然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同。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一个儿童的特点,熟悉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并能够根据他们的特点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引导。例如:有的幼儿唱歌时总找不到节奏,因此而不喜欢唱歌,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有节奏或者有律动感的活动来强化他们的节奏感,以此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并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掌握能力。而有的幼儿音乐素养较好,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较高,教师就可以适当的针对这些幼儿深化音乐教育的内容。但是,如果教师不了解、不关注儿童的特点,忽略儿童在音乐方面的个体差异,那么教师在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就做不到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促进儿童在他们原有基础水平上发展自身的需要。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只有充分了解每一个儿童的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掘学前儿童的音乐潜能,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
四、改善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幼儿音乐教育内容
1.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时代的要求
音乐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让儿童从生活中去寻找、去感受,可以很好的激发学前儿童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因此,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事物相关联。如《好妈妈》、《我爱我的幼儿园》等歌曲,都是儿童在生活中最熟悉的,所以当学前儿童在学习这些歌曲时,就比较容易受到歌曲氛围的感染,对歌曲的感受也会更深入。所以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音乐教育内容,在活动时,他们的情感就会更投入,参与的兴致也会更高,从而也更能激发儿童的表现欲和创造欲。
同时,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内容也要注意满足时代的要求。这个时代是创新的时代,现如今的社会是创造型的社会。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上,要注意体现创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和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要多给予他们充足的思考时间和创造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的创造力。
2. 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要适合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
幼儿天生爱玩好动,而动作经常都是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学前期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演欲望,而音乐活动正好能满足学前儿童在这方面的需要。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前儿童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去体现和表达音乐。如:在音乐活动《小海军》中,小朋友们听着音乐会不自觉的动起来:神气地踏步、开炮艇、瞄大炮,俨然就像一个“小海军”。同时,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要重视学前儿童独立人格的形成,重视对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探索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儿童参与活动,并引导儿童学会思考以及大胆地表现。教师要肯定儿童的表现和努力,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并培养他们能够独立、主动学习、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3.音乐教育活动要与其他学科相联系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做到将音乐与其他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小瓢虫飞》中,教师可以让儿童自由表演小瓢虫是怎么飞的,接着让他们将自己所想的小瓢虫的样子画下来。在音乐活动中,真正做到音乐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够大大提高儿童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活动的积极性。此外,让学前儿童在活动中进行自由探索,能够增强他们创造的信心,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结 论
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园基础教育中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教育作用可想而知。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领域去培养和发展学前期儿童的创造力,这也是每个幼儿教师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