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疑促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寻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徐敏
[导读] 在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通读寻疑”“自由找疑”“合作破疑”“迁移创造”四个教学策 略

        徐敏
        (浙江省海宁市文苑小学,浙江 海宁 314400)
        【摘 要】在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通读寻疑”“自由找疑”“合作破疑”“迁移创造”四个教学策 略,让学生在自主的思维活动中,自主建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途径、方法和能力,从而发展高阶思维。
        【关键词】小学中高段; 语文阅读教学; 高阶思维; 核心问题
        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但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是琐碎而肤浅的。 他们大多数都指向信息的提取和简单的解释,并且思维水平很低。 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核心问题,如何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教学,以及如何为小学中高段语文的阅读教学建立高水平的思维课堂,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结合以往的研究,笔者讨论了在小学中高段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高阶思维。
        一、通读寻疑,激活思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一切发现和 创新的基础,也是思维的基础。“通读寻疑”就是在读课文时,能联系上下文和相关的资料和其他文本进行相关联的阅读,在 此基础上提出疑问。 ( 一) 学生自疑 。“通读寻疑”一方面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地提出问题,并说出学习中的难题。 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找出核心问题,并开始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教学。( 二) 教师引疑。当学生无法提出教学价值的核心问题时,教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教学预设,让学生掌握问题,掌握关键句,把握矛盾等,引导学生提出值得探讨的核心问题,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学生积极思考的基础和高阶思维的基础。
        二、自由找疑,点燃思维
        在“通读寻疑”这个环节中,学生们遇到了许多新问题。 这些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并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 这时,老师并不急于透露答案。 高水平的思维课堂应该让学生专注于核心问题并进行小组合作,一点点探索问题的答案。 学生享受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乐趣,并且在探索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方面得到了改善。
        如《父亲的菜园》中,作者为什么称这个菜园为他父亲的菜园?教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阅读和小组讨论问题,进行自我分析和讨论,并探究原因。 在此模块中,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独立阅读,认识和探索。 进行询问时,教师特别需要确认学生的发现并将其视为教学的有益资源。
        三、合作破疑,碰撞思维
        在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独立探索之后,一些学生可能已经了解并理解里其中的含义。 有些学生可能仍然不理解,有些学生可能有新问题,而学生迫切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 这时,老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讨论和交流。 交流和讨论的形式很多。 如全班交流,小组交流,一对一交流等多方向的互动交流。

当学生互动和交流时,教师应激励,建议和帮助学生,以消除困难,解决问题和提高思维质量。
        当学生进行交流时,他们的思维无法继续前进,当他们解决疑问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并通过探究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深入发展,并继续深化 ,直到文本的中心。 通过后续问题,教师可以实现文本思维,基于学生的思维和师生思维的有效联系。
        如《母鸡》的教学中,当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讨论探究知道 了为什么老舍先生由讨厌母鸡到不敢再讨厌母鸡后,教师接着 追问,为什么老舍先生《母鸡》要先写讨厌再写喜欢,为什么不 把讨厌部分去掉,直接写喜欢呢? 这样的追问就是逆向追问,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紧接着又问,“对于母鸡,你 是喜欢还是讨厌呢,为什么?”这种追问是一种直接的追问,直接指向课文和学生生活的核心,并引发了更深入的思考。 通过后续提问,学生们了解到老舍先生的写作风格是先抑后扬,然后再学习这种风格的优势。 通过后续提问,学生的思维逐渐加深,在合作解决疑难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素质不断提高。
        四、灵活用疑,升华思维
        当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并构建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将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转移到自己的作业中,并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有必要进行“写作”的培训,并以“写作”促进“阅读”。
        如学习《母鸡》的时候,学生感受到了先抑后扬的写法的 好处,并体会到了感情不同用词也不同这一写法后,笔者再次 描述了母鸡的叫声: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 道它这点儿成绩: 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然后笔者跟学生提问:这一段是写老舍先生不喜欢听母鸡叫声的,那如果是 老舍先生喜欢听母鸡下蛋的叫声的,那老舍先生又会怎么来写 这段话呢? 请你模仿老舍先生来改写一下这段话。通过练习写作,我要求学生改写母鸡下蛋的段落。 在改写过程中,学生意识到了语言的使用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从而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和情感增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五、结语
        简而言之,阅读教学的中高阶思维课堂应该将学生放在第一位,并允许学生使用文本作为思维载体来驱动核心问题,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并实现高层次思维的发展。 让学生学会思考并在阅读文本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有见识的人以及真正能够思考的人。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 社,2014.
        [2]李少峰,黄瑞夷. 从三阶段培养学生阅读的高阶思维[J]. 语文教学通讯,2016( 12) : 27 ~ 29.
        [3]汪潮. 语文教学专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皮 亚 杰. 儿童的语言与思 维[M]. 北 京: 文 化 教 育 出 版 社,1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