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关九
湖南省石门县蒙泉镇完全小学415306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将课堂导入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运用课堂导入来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必须要精心设计,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导入来丰富课堂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进行教学导入还得够让课堂教学更加的连贯,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具有活力。因此,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式进行相关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
引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教学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教学导入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够有效的满足小学生课堂学习的好奇心,以此来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活跃教学课堂。因此,利用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数学这一学科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但小学阶段教授好学生能够为学生在以后学习数学奠定相关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学生还能够用自己的所学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引入有效的小学课堂教学导入,能够将所教授的知识点与自己的教学规划进行结合和联系,形成相关的小学数学教育体系。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导入能够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打造相关的学习环境,在学习环境中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帮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概念。与此同时,请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导入还能够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注意力的着重点,教师能够更加有效地了解学生的课堂数学思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相关原则
1.明确教学目标原则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导入,能够有效的将本节课讲授的知识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讲,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了才能够进行相关的课堂教学导入。因此,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时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教学方式,合理的进行数学教学导入,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新知识的学习。
⒉注重轻重原则
虽然说教学导入在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他只是教学的开端环节。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不能将教学导入喧宾夺主,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轻重原则。避免在课堂教学中用过多的时间来进行课堂教学导入。
3.善于观察原则
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环节时,要认真的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进行相关情景的创设或者案例的讲解,以此来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关注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相关知识的学习。
4.教学互动原则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时,一定要注重师生互动。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进行单方面的导入,是无法起到良好的导入效果的。教师在进行导入时一定要注重师生教学互动的原则,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让学生回答相关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式
1.课堂情景导入法
创设相关的情景是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模式的。从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分析来看,大部分的知识点儿都是抽象性的,小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为学生构建相关的教学情境,就能够将一些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知识,符合学生的感知学习特性。
教师在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时,首先要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相关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探索新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一定要将实际教学内容与环境相结合,在课堂中展现直观的教学内容;最后,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一定要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涨。
2.新旧知识结合导入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将所学过的旧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体现数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在教学导入中联系旧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将新知识和旧知识的体系进行连贯,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时,可以在课堂导入中为学生导入加法结合律和加法分配律的知识,通过课堂导入,让学生将乘法和加法的知识进行结合,观察其中存在的某些差异,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这样既实现了新知识的学习,也实现了旧知识的复习,可谓一箭双雕。
3.直观教学导入法
直观教学导入法是课堂教学导入的一个重要导入方法,直观导入法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插图或者所准备的一些教具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在进行直观教学导入时,要充分考虑导入的是否更加有趣,通过有趣的导入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为低年级的学生教授有关于十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通过铅笔来为学生进行演算:老师有10支铅笔,分给了小明3支,老师手里还剩下几支铅笔?老师通过事先准备好的10支铅笔为学生进行直观的演练,当演练完以后让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教师通过直观教学法告诉学生10-3=7。通过直观教学导入法,能够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具体的,帮助学生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4.与生活联系的导入法
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导入时,可以将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儿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学生接受起相关的知识就会比较容易一些。运用生活联系的课堂知识导入法具有的现实意义更好,除此之外,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学习欲望更加强烈。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有关于重量单位这一单元时,可以引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作为导入,如我们在超市买菜的时候,很多标签上都标有1Kg,同学们知道这1Kg代表什么吗?同学们还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代表重量的单位吗?但这时学生就能够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与生活进行联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回答教师课堂导入中所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联系生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5.课堂游戏教学导入法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时,还要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这一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设计相关的课堂游戏,进行课堂知识的导入。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设计师一定要精心的设计相关的游戏,在游戏中融入所学的知识点儿,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授学生有关于方向认识的这一节课时,在上课之前将学生划分成相对应的小组,让每一组学生进行有序的站位,然后再请每名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谁?并且在小组中还要让同学们不断的变化位置,看看自己的位置出现了变化以后自己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同学是否发生了变化。通过这样的杰小组课堂,游戏导入法能够将抽象的位置转化为具体的位置,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这些抽象的知识。与此同时,就是在游戏中还要给学生一些鼓励,通过鼓励来让学生将要所学习的知识记忆的更加深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入课堂教学导入,根据自己实际课堂教学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导入方式,明确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导入来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1]谭流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式的探索[J]. 文存阅刊, 2017, 000(020):120.
[2]李检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式的探索[J]. 现代交际, 2016(21):230-230.
[3]张雁飞.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式的探索[J]. 教育科学(引文版):00337-00337.
[4]刘明霞.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式探索[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