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曹丹
[导读] 初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和复杂,

        曹丹
        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山东省济宁市,272100
        摘要:初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和复杂,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分析和理解能力。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有效应用数形结合来展开教学,将数学知识直观和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带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
关键词:数形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前言: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并指导学生有效应用数形结合去解答问题,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随之提高。
一、通过数形结合促进抽象能力发展
        初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运用数形结合展开教学,可以有效将数学知识直观显示在学生面前,有效降低知识的抽象程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相关的数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比如,在《有理数》这部分数学知识,经常会涉及两个有理数比较大小或计算距离的题型。这就需要教师让学生掌握有理数、正数、负数的准确概念,才可以使学生正确去解决相关的问题。而在教学中,教师若直接教导学生这些概念,难免令学生思路模糊,进而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知识。对于此,教师便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来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先导入数轴这部分知识,使学生掌握数轴上的原点、正方向和负方向及单位长度等知识。然后,在引入不同的有理数,以及它们之间距离的问题,并让学生通过数轴来表示有关的问题。如:“A点是-5.5,B点是5.5,怎样用数轴表示,两点的距离是多少?”。教师便可以先让学生清晰画出数轴,并明确标明数轴的原点位置。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分别对应找到这两点的位置,便会使学生直观看到两点的位置,并理解两点的距离是绝对值相加而来。
        教师通过数形结合展开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理解,还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可以使为后期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抽象能力的发展。
二、结合图形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几何平面的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几何平面方面的问题,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仅凭学生有大脑去思考,较难令学生快速去解决相关的问题。并且,会为学生的解题思路造成阻碍。

同时,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极大影响。而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答问题,会使问题的难度降低,提高学生解题效率。
        比如,在《函数》知识教学中,教师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讲授完成后,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数学题:“张红家在农村,他要去A菜地中浇水,又要去B块菜地锄草。之后,再返回家中。”。同时,为学生展示出不同时间、距离所对应的横、纵坐标图。并向学生介绍:“图形中横向χ轴表示小明所花费的不同时间,纵轴γ表示不同的距离。”学生听后,便会积极去对照图形进行分析,并理解其中的函数关系。接下来,教师再开始提问:“张红家离A菜地有多远距离,他到达A、B两块菜地分别需要多少时间?他给A、菜地浇水花费了多少时间?他给B菜锄草又花费了多少时间?B菜地离张红家的距离是多少?他从B菜地回到家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学生通过教师给出的图形,再综合相关的函数关系,便会轻松解答出问题答案。
        通过结合图形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会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应用数形结合强化分析能力
        初中数学知识的难度会相对较高,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清晰的解题思路,才可以正确加以解答。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应用数形结合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数形结合,不仅可以把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直观,还可以使许多数量关系更明确显现出来。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理解其中的含义,学生便会较轻松的分析出相关的答案,并有效提高分析能力。
        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数学知识时,教师在讲解完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后,便可以引入这样一道题,并且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来解答。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小朋用一根38米的草绳围成一个平等四边形,其中CD边长是7米,请问其它三条边的长度是多少?”。学生便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去绘画图形,并标出已知边长。学生通过观看便会十分轻松理清思路,并计算出另外三条边的长度。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分析能力得到发展,也会使学生体验到数形结合的优势,进而喜欢应用这种解题思想。
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时,运用数形结合解题思想开展教学实践,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分析等能力,并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有效完善解题过程,使数学知识的难度有效降低,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仁忠. 基于数形结合思想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J]. 读与写,2021,18(7):170.
[2]张培爱.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研究[J]. 魅力中国,2021(1):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