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易错易漏问题的教学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蔡莹
[导读] 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数学学科知识特点、学生的思维能力、

        蔡莹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云大附中星耀学校
        摘要: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数学学科知识特点、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习惯、数学思想方法运用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常常产生一定的困难,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基于此,必须立足于当前高中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和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加强数学思维能力和审题训练,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错误观念”,建立错题本等,最大限度地降低错误的发生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易错易漏;教学研究
        一、高中数学易错易漏问题成因分析
(一)数学知识体系不够完整
        数学知识点比较多,且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极强的联系性,学生只有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数学学习。但是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因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牢固,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健全的知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思路僵化等问题,进而导致出现错误。
(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多数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遇到简单的题目就得意忘形,以至于因粗心大意出现解题错误;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又立刻失去信心,无法解答出来。
(三)解题思想方法不够灵活
        数学思想是数学解题、数学学习的核心与灵魂,直接决定了解题的效率。但是多数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对数学思想与方法运用的重视程度不够,根本无法灵活运用,导致其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频频出现错误。
        二、高中数学易错易漏问题应对策略分析
(一)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即:对数学的概念进行深刻理解,了解数学结论的本质,对数学概念、数学结论产生的背景及具体应用进行深刻地理解,并对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进行感知和应用。这些不仅是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也是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频频出现知识性错误的根源。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易错易漏问题,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应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逐渐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终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正确地解决数学问题。
        一方面,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应全面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对每一个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法则、数学公式,都要详细地讲明,弄清前因后果及各知识点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等。同时,教师在开展数学基础知识教学时,必须要努力打破教材中各个章节间的限制,将所有的数学知识进行重新建构,最终促使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另一方面,教师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时,在完成一定的数学知识教学后,还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在知识点回顾和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最终降低数学的错误发生率。


(二)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念”,分析其原因
        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还要立足学生因态度问题导致的心理性因素,以此作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中形成的错误进行客观、全面地认识,不要回避错误,不要害怕发生错误,必须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将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数学学习资源,积极主动纠错。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还应指导学生围绕发生的错误点,对出错原因展开分析,使得学生在错误发生原因的分析中,明确自身在以往数学知识学习中存在的漏洞,最终帮助学生日后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三)加强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1教师在强化数学概念等基础知识教学时,可以充分借助类比的途径,引导学生在与其相似概念的对比中,通过抽丝剥茧、分离抽象等途径,最终将其抽象出来,并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极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2教师在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时,可充分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科学地设计一些具有思考价值、推理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在逐步推理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自身的逻辑推理思维。
        3在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时,还应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积极开展“一题多解”的训练模式,促使学生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逐渐拓展自身的数学思维广度与深度,最终能够灵活解决数学问题。如此一来,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易错易漏问题也会随之降低。
(四)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本
        在具体的高中数学学习中,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易错易漏问题,教师在组织和开展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本,将学生日常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纳、总结、归类。并结合具体的错误题目,将自己的分析思路、发生错误的原因、正确的解题方法等明确地标注出来,以便后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学生出现的错误形式和种类也多种多样。基于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在相互借鉴和分析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最终降低错误的发生率。最后,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题目,教师可抽出一定的时间,对其进行集中训练,结合具体的错误题目,指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维、错误方向等,引领学生利用正确的数学思维分析,进而正确地解决。如此一来,真正体现了错题本的价值,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显著提升了学生识错纠错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述,在整个高中教育体系中,数学这一学科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高中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高中数学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高中数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且数学知识点抽象,知识点与知识点间存在较大的联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要求相对较高。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时不可避免地出现多种易错易漏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基于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出错率。
        参考文献
[1]关于高中数学易错易漏问题的教学分析[J].朱卫娟.??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1)
[2]浅谈高中数学易错易漏问题的教学[J].朱自成.??新智慧.?2019(03)
[3]探讨高中数学易错易漏问题的教学与研究[J].张桂文.?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