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燕
长春北师大附属学校
130000
摘要:新高考改革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让学生能够充分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来进行科目的选择,充分发挥个人优势。然而,由于高中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懵懂阶段,也就是青春期尚未成熟,所以需要专业的经验提供给他们来促进他们做出最优的选择。数学作为一门普适性强的基础学科,能够很有效地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创造力也增强,因此,基于生涯规划视域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探究,已经成为多数数学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涯规划;学生发展
前言:中学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极大的基础的奠定作用,是学生未来职业选择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石。国家之所以进行新高考改革,就是因为当今社会不断转型,形势严峻,要适应这种需要。充分发展每个人的潜力和特征,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高中时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而高考也是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所以教师要有意识的合理利用课堂资源,高效教学,将生涯规划指导融入到高中数学课堂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为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一、教师为学生贯彻生涯规划相关理念
高中学生尚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高中的学习是一个过渡期,意味着从单纯的理论学习转为实践工作的变化,但是由于学生在此之前,也就是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和老师对于学生在职业生涯选择与规划方面的教育相对欠缺,所以学生尚未有明确的职业定位。这就意味着新高考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审视生涯规划在教学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发掘自身优势和性格特征,并利用这些发现来合理地进行科目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进行规划。
例如,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渗透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概念与知识。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结合基本的数学思想,训练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想办法处理问题。这些都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概念的引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讲解题目的时候,一道题目可能有几十种解决的思路,鼓励每一个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在学生思考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比如“同学们想过创新能力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吗?”这样的问题,通过与学生展开一系列的讨论,能够在无形之中为学生贯彻生涯规划相关理念。
二、善于挖掘教材中关于生涯指导的资料
高中阶段的数学是大学或者其他教育阶段学习应用数学的基础,与当今社会的许多职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科学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数学教材中抽象的概念因素越来越不明显,教材中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向性越来越彰显出来。教材是教师展开教学的基础材料,如果在备课的过程中细心一点的话,不难发现教材中还有很多与生涯规划与指导有关的元素,一些章节内容的主题本身就是与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相关的。
教师在备课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原材料,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了解数学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尽早明确自身的职业方向,为自身的发展做好准备。
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必修三中《统计》这一章节的时候,涉及到一些抽样方法的应用和统计图表的制作。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统计数据软件的应用,帮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引领同学熟悉电脑软件的运用,鼓励学生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向高精尖的技术层面进行突破。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职业选择指导与沟通。
三、在实践中促进教学与生涯规划对接
在数学课堂中融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千万不要局限于单纯让学生来刷题和听起来提高成绩。很多教师误以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对以后的职业选择自然会有帮助,而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大有弊端的,现如今,基本每一个岗位需要的都是会灵活变通的人才,如果学生成为了做题的机器,对于学生个人来自社会整体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教师,应该多举行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和体验,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锻炼学生活跃的思维,完善职业生涯教育的“软硬件设施”。
例如,在学习“三角恒等变形”这一章的时候,涉及到一些有关三角函数的问题,教材中的课题学习涉及到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函数现象,比如摩天轮中的数学问题还有升旗中的数学问题。涉及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一个课后的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一些测量和计算,得出有关升旗的数据,再结合三角函数知识的应用,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在这个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比如可以让学生去了解诸如建筑师、工程师此类的职业,正确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观。
结束语:在我国,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他们对生涯规划认知的成熟度还不够高,教师在授课时要秉持着平等有个性的教学观念,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建立学校学习与未来发展的协同配合,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创造有价值、有意义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除了文中所提及的一些相关策略,仍有许多待挖掘的资源与方式,去融合职业生涯指导。在实践中创新,并在创新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俊霞.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休闲,2020(14):0171-0171.
[2]王琛.高中生在数学课堂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策略[J].高考,2020(24):115-115.
[3]金志军.以生涯发展为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3):22-23.
[4]张俊雄.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于数学课程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0(6):77-80.
【标注】此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高中各年级生涯规划教育
目标体系的研究》(课题编号?ZD160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