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快
(阜阳市红旗中学,安徽 阜阳 236200)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目前的高中数学学习不应该像以前那样只注重学生的接受、模拟和记忆过程,教师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通过学习小组的共同努力,获取所需的数学知识.本文深入探讨了构建高中数学合作式课堂的教学方法,希冀对该领域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良效。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式;教学
为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新课改的要求,在教育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其中合作式课堂教学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还是提高教学效能,都能发挥良好的作用。故而,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几种教学方法,如下所示。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需要高中数学教师依据课堂教学标准,科学地划分学生的小组,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并有效地结合教学任务,对每个学生进行小组合理的划分,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发挥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作用,并及时地对学生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指正和纠正,从而使学生对数学课本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学生能在探讨中各抒己见,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使小组合作探讨更具实效性。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点拨和启发,使他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在不断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还可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交流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极大地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例如:对于"平面向量"这一内容学习时,老师可基于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合理组建合作小组,使每一个小组中,都能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二、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
在高中教学中应用的"合作式课堂教学方式",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全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能动功能,通过生生、师生间的有序合作学习,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权,发展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其自主思考与探究能力。也有老师可以通过长时间运用合作学习模式,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增强生生间的协作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全面发展他们的各项素养与能力,为构建高效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例如:以"等差数列前n项之和"一课教学为例,老师可以先把公式写给学生,让学生相互合作学习交流一下,组员也可以先粗略地讨论一下怎样用倒序相加来求前n项的和。如有不懂的同学,同组的同学可以互相帮忙,因为在给其他同学讲解的过程中还可以再次加深学习。这样对自己和别人都有帮助,等老师讨论差不多了再开始讲解,在讲解后记得问一问同学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再做相应的解答。
上述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从而进一步铸就高效课堂的一些途径和方法策略。
三、创设积极探究的合作氛围
协作学习本身是一个自由、开放的过程,有的教师虽然实施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却没有给学生充分的合作空间,仅仅让学生讨论后,宣布答案正确,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和问题也不能表达出来。为此,教师应给学生留出沟通和表达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形成积极的小组合作气氛,使学生获得参与感,在被认可和肯定的过程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动力。
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老师可能会问:"假如在未来天内,有人在第一天给你元,以后每天多给你元,但是你第一天还了一分钱,以后每天的钱数是头一天的两倍,天后互不相欠。大家愿意吗?"这道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些人觉得很划算,有些人觉得不好说。然后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计算出最后的结果。这样,就可以在课堂上形成积极的合作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采用"发布任务清单"方式
课程改革背景下,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价值,教师逐渐退居第二位,以学生自主的“少教多学”思想受到重视。但由于高中课程设置紧张,高中生数学知识自主学习机会较少,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合作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团体协作,充分突显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发布任务清单"方式,引导学生合作完成作业,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在合作中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增强自身的学习自主性。
例如:在教授"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时,教师可采用合作式教学法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此体现学生自主性,增强学习有效性。教师可通过发布“任务清单”来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能够深入探究的重难点。如掌握了四组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各个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等;然后,学生自行组建小组来共同学习完成任务。分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互帮互助,在群策群力下拓展思维,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如诱导公式一的推导,学生通过画图,将第一个角的终边画出来,它和单位圆的交点记为,然后画出另外四个角的终边和单位圆的交点,共同探讨另外的几个角和开始的锐角的关系,进而推出诱导公式,该节课取得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对高中生而言,数学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学习科目,更是一门较难掌握的课程,因此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随著新课改的深入,人们对高中数学课程有了更高的期待,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了诸多可借鉴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法,如"生为本"、"趣味课堂"、"合作模式"等。本文以构建高中数学合作课堂为研究对象,并针对当前的教学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清华.高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0(7)
[2]陈康.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J].科技资讯,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