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佳萍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初级中学 533900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和推广的今天,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不少课程的课堂在转型,例如各个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以及信息技术与各个课程的深度融合。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的改革也正是遵循着新课改的发展方向的指引,不断地实践探索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实践探究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的改革也正是遵循着新课改的发展方向的指引, 不断地实践探索有效性。但是从现实教学中不得不看到,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学方法应用还不够灵活,也有些教学模式应用也不够广泛。
一、打好前站紧抓预习环节,培养良好预习习惯
对于化学这门课程,因为其所具有的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特点,教学也要采取有效策略。针对新生来说,一开始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落实落地“以学定教”,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根据自己所预习的情况,则会在听课中有重点的、有目的地去学习,且在逐步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兴趣也在变得越来越浓厚。就预习这一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说,其目的就在于在正常上课的时候,学生能够提前将其中的知识障碍进行扫除,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加以明确和认知,从温故知新中、从新知识的思考与探究中形成知识认知的系统化,由此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理解入门。当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带着目的并且根据教师所布置的有方向的预习任务投入预习时,就对所预习的化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地方理解了,哪些还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才能获得消化。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或者问题。在此之前,教师都需要提醒学生将自己的疑问或者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以便教师在课前对学生预习的情况加以掌握,并就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或者是个别性问题,及时与教学计划结合起来,调整教学思路,把学生问题或者疑惑穿插其中,在知识讲授中引导学生答疑解惑。上课的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境进行教学,而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有了积极的思想准备,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师的讲解之中,以此来让自己心中的疑惑或者问题得到解决。随着教师循序善诱的讲解,学生的思路渐渐地与教师的教学思路相接近,而且学生在学习中会一边听讲一边去了解揭秘化学原理的步骤是如何完成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可以说,在预习这个环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就学生的预习方向、预习重点等进行明确化。学生则能够调动自我的能动性,从预习之中建立对所学内容的初步印象。教师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列出的预习提纲对课后习题进行尝试解答,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样的一种训练模式下得到提高,知识掌握更为扎实,且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会不断得到增强。
二、注重实验,引领学生参与体验
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化学的特点就是生动和直观,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点燃他们的兴趣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行演示化学实验,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自己的一举一动,也观察整个化学实验过程,并做好记录。教师在做完演示试验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复述。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学生也随着教师实验方法步骤的一步步深入,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在学生亲自上阵参与化学实验的时候,教师要提前指导学生,做到细心、认真、细致,要精而巧,要心细和大胆,使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更加浓厚。
那么化学实验的成功,最终换来的是学生持久的兴趣以及他们的操作能力,学生能够逐渐形成一种科学的态度,科学思想的形成起到激励作用。在化学教学中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始终注重与实验相结合。化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实验则是以其生动直观来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学生在化学实验中会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同时也体验了做试验需要秉承的科学与严谨,对科学原理的由来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有非常强烈的探究欲望,也能够使得学生在一些积极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掌握化学原理,去探寻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发现物质的性质,化学视野不断拓展,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使他们养成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
三、多样形式,调动学生课堂主体性
在化学课堂上一些化学实验因为受到一些时间以及地点等条件的限制,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进行一般性的描述,而学生缺乏直观的观察,因此其对这一部分的知识的印象并不深刻。一个最佳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家庭小试验。这就避免了空间与时间的不足,也能够让学生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切身体会到生活与化学的紧密联系。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做好化学课上课下的衔接和延伸,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点,发展他们的主体兴趣。单凭化学课堂上的教学还无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化学的原理及概念的形成过程。
四、多资源融合,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作为理科性质的化学,实际上其因为知识结构的复杂多样,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还有一些性质结构等等概念的具有较强理解性的问题。同时,化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使得他们思维要灵活。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将化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让教师尽量做到精讲,改变传统课堂的一种单一和机械的教学模式,引入信息技术资源优势,引导学生通过多观察、多操作、多练习、多分析、多探究、多创新等等,来进行有效的学习。正是因为多媒体教学等等辅助手段的介入,在化学教学之中,比如新课的引入、重难点知识的讲解、随堂测试等教学环节,都能够获得信息多媒体技术的有效支持。多媒体技术在进入到化学课堂之中的时候,又使得一些难以想象的化学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得学生能够在直观认识中了解新知识,认识新知识。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化学教学中,对于学生主体性的激发没有具体的教学策略,由此也使得化学教学的质量受到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化学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深入探究,旨在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之方法论[J]. 李明丽.??才智.?2020(32)
[2]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策略[J]. 吴海.??学苑教育.?2020(07)
[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张建忠.??学周刊.?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