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与网络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孙啊娜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一系列改变。

        孙啊娜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育英小学  1647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一系列改变。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随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手段也被运用到了数学课堂当中,不仅改变了教学模式同时也扩展了教学内容。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随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信息时代的来临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海量的、优质的教学资源,依托网络打造的翻转课堂、智慧课堂、云教育等各类现代化教育形式使得教学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让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资源不全面、不充足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老师可以充分借助网络资源的优势,结合现代化教学理念来组织教学。新生事物有利也有弊,利用网络资源在实现教学自由、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出现学生注意力分散、无法深度学习、借助网络寻找作业答案等众多问题。因此,如何正确应用网络资源,让网络资源优势为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保障,成为现代教育领域、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内容。
        一、网络信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备以及经费不足
        网络信息资源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一定离不开电脑、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以及相关资源的经费投入。随着我国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十分重视,对教学资源以及校园建设的投入占很大的一个比重。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在一些偏远的乡村,根本无法应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教学,甚至有的学校连书本等基本资源都稀缺。
        (二)网络信息资源运用不到位
        网络信息资源式教学是以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等设备为基础,通过幻灯片的讲解、视频的播放、图片的渲染等方式,在为学生带来良好学习感受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网络资源运用能力、资源的整合能力,让各种信息资源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进而促进课堂学习的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资源整合与运用能力,课堂比较枯燥无趣,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
        (三)教师信息应用能力不足
        现如今,在大背景下,各个学校都提倡网络信息资源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开始致力于应用多媒体、投影等设备实现教学目标。但由于部分教师并没有受到过具体的培训,对教学设备的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也不到位,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也不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接受知识系统性就不会很强,课堂学习效率也不高。
        二、网络信息资源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一)通过教育平台导学,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进入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的教学资源,教育平台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老师先在一些平台上注册自己的账号,然后将教学内容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打包上传到平台中,学生在课前可以自主登录到平台中,将下载的资源包解压后观看。学生在学习能力、基础知识等各方面存在不同,在面对同一知识内容时,他们会有不同的学习程度。而自主下载和预习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优点在于能够促进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和进步。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挑出重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预习和研究,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反复学习,而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围绕难点内容来搜索、查阅更多相关资料。所以,借助教育平台进行导学,是实现层次化教学,促进所有学生自主探究、快速进步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在讲课前一天将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打包上传至教学平台,学生下载以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性地观看和自学。
        (二)创新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师虽然不能参加教学内容的编辑工作但是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去改变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信息的特性达到传统教学中板书达不到的课件效果从而去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例如,人教版六年级《分数的乘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学生通过分数的乘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分子和分母的基本概念;本节课就是让学生会用分数的乘法最后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通过视频为引导学生看视频,视频中有一个养牛场一头奶牛每天可以产奶1/50吨,养牛场里面有20头奶牛?学生们可以计算一下20头奶牛15天可以生产多少吨牛奶?用形象有趣的故事为学生讲述题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呈现多种思维方式
        在新课标的推动之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被放到了首要位置。小学是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是数学打基础的一个关键阶段。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往往都体现了多种思维方式的应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应用,可以简单地将多种思维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学会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
        先以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例,比如“104×25”一题,学生很容易想到直接计算的方式。但实际上这个问题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只是看学生能否想到而已。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这个式子进行动态的变形,生动形象地让其以“乘法分配律”的形式表现出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思维拓展的方法,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工具,运用情境化的题目,将计算融入情境之中。比如“夏天,西瓜熟了,一般情况下,一亩地会收获25个西瓜,那么一百亩会收获多少个西瓜?”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思考,可以融合多种思维方式,进而巩固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结论:综上所述,网络信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创新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创新更多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瑞霞,周金芳.网络信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3):42-43
        [2]黄佑菊.网络信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08):209
        [3]李慧.网络信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J].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2019(11):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