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敏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教育部为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出“停课不停学”这一理念,并且提倡互联网教学活动。这一理念的不断深入与推进,促使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环节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体育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模式;共生思考;混合教学模式;实践策略分析
引言:随着近些年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与优化,混合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各个高校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尤其是针对高职院校等注重弹性教学的专业院校,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更加可以有效凸显出来。而高校体育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之一,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融合始终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发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优势,而新冠疫情的爆发刚好为高职体育混合教学带来发展契机。
一、在高职体育引用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体育兴趣
为发挥线上体育教学的优势,体育教育要通过优质的体育内容教学实现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效果,指导学生在线上教学资源与教学视频的助力下进行科学锻炼,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环节的特色性与趣味性、实效性,满足全体高职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线下体育教学应该以体能训练为主,选择便于学习、器材简单、锻炼效果好且具备趣味性的健身训练;通常而言,高职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因此多数学生对于健身都有一定的了解,在后疫情时代将健身训练作为高职体育课程的专业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家中完成自身的体能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除此之外,体育教师作为体育专业人士,可以为全体学生带来高效的健身方法、体育训练史、体育名人故事、体育礼仪以及体育精神等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有效提升体育的作用与效果[1]。
(二)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开展混合式体育教学模式既是实属无奈,也是教学模式创新的最佳契机。因此高职体育教师应该借助这一巨大发展契机,创新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方式。
相较于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线上体育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十分明显,优势在线上体育教学可以通过教师提前录制教学视频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训练计划的方式进行体育课程学习;而不足之处就在于教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难以充分掌握,学生在自主训练环境下容易出现训练强度过剩或者训练效率稍弱等问题。为尽量消除线上教学的不足之处,高职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优化:首先,尽量提升教学视频指导的精准性,并且为全体学生严格制定训练计划,要求全体学生按照训练计划开展,避免出现训练强度过大,使学生身体出现损伤这一问题。其次,要求学生在训练之前首先录制一小段训练视频,上传至专业的线上教学平台,由教师观看学生训练视频的方式提升对学生的训练效果以及训练强度的掌握,找出学生训练过程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课程教育[2]。
二、体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发展思考
(一)是混合“共生”导向。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合开展是教育新常态,同时也是国内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体育课程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需要快速适应互联网教学模式改革浪潮,抢占先机。但就体育课程而言,混合教学模式可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重要阶段:课前准备环节、线上教学环节、线下教学环节、评价考核环节。在整个体育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优势,引导全体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凸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3]。
(三)创新共生教学导向。
创新共生导向指的不仅是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更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升级与发展。为此,高职体育教师不可以将线下教育环节直接搬运到线上教学环节。而是需要结合体育学科的核心特点与学生的整体情况,构建完备的互联网教学体系,确保线上教学平台足够稳定、足够科学,制定多样化的线上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发挥混合教学模式的各项功能。
结语:
总而言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与高职体育课程十分契合,二者之间具有诸多互通之处,专业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体育兴趣、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提升体育教学效率等方式开展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雅青,胡微,姜娟,等. 基于SPOC"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究 ——以沈阳体育学院《健身气功》课程为例[J]. 辽宁体育科技,2020,42(4):155-159.
[2]严龙,吴恒国. 运用超星学习通"线上课程"模式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探究 ——以山东服装职业学院为例[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5):155-157.
[3]陆玉坤,徐琳迪. 疫情防控期间高校体育实践课网络教学“一体化”模式构建研究——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体育技能课为例[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0,39(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