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美术课堂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侯丹
[导读] 微课给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侯丹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中学
        摘要:微课给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给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微课走进美术课堂,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优势,给教学活动带来了更多的体验,有助于学生的直观了解和全面感受。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从微课的教育意义角度出发,探讨了微课在美术课堂的具体运用,提出了实践教学完善对策。
        关键词:微课;美术课堂;教学

        前言:微课是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利用网络平台,以制作课件的方式整合教育资源,可补充课堂教学内容,也可用作课前互动与课后拓展学习。微课可包含音频、视频播放,可利用动画立体展示,也可添加文字做出详细说明,具有较为理想的应用价值。尤其在美术教学中,微课更能够展示美术的美观性、丰富性与多元化,是当前美术课堂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一、微课在美术课堂的运用意义
(一)利用微课特点,营造学习情境
        微课走进课堂,能够给美术课堂展现技术信息优势,强化动态体验,从而营造出新颖的学习情境。对于学生来说,美术的学习是一件技术含量高、趣味性十足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美术认知和能力,但是美术的学习过程注重积累,学生间的美术天赋存在差异,这就导致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失去信心。微课利用自身短小精悍特点,音频,动画、图片展示丰富,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美术的多样化表达上,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并有效简化学习内容,让学生更容易上手操作,从而提高学习兴趣[1]。
(二)挖掘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启发性教学
        美术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学科,其评价标准多元,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要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能力,善于思考,强化审美,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美术学习活动[2]。在传统的美术课堂学习中学生通常采取临摹的方式,或教师给出命题式作业,学生依据示例自主创作,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势。故而需要利用微课的资源,加强引导,让学生打破模仿的局限,避免固定思维,散发想象力,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积极养成美术学科的核心品质。
(三)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
        微课利用网络平台及互联网技术,可便捷获取教育资源,更新教育内容,更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满足新课标教育的基本要求。此外,微课也可补充传统课堂的教学短板,将复杂的内容拆解,提高课堂教育的效率,节省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有充足的实践时间。
二、微课在美术课堂的运用策略
(一)加强引导,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在美术的课堂的运用不能只停留在音视频的播放阶段,需要将微课真正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加强引导,才能够满足传统课堂对学生引导力不足的现状。在美术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微课进行修改,既要符合课堂教学内容,又要做出必要的拓展。美术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更要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知美、欣赏美、体会美,通过美术学习活动来放飞想象力,转化创造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与审美情感,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品质,作用于个性成长与发展。

借助于微课这一教学形式,能够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给予学生更多地学习信息,扩展学生视野,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在不断感受快乐地学习氛围之下,实现对美术学习兴趣的提升[3]。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用语言的描绘往往不能够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但是借助于微课,就可以更为直观地展示。例如在学习画太阳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先用动画展示了太阳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视频中太阳普照大地,给予人们和动植物温暖,也是希望的象征。在让学生在画太阳中,学生就结合了自己地体验,有的学生给太阳画上了厚厚的棉衣,有的学生摒弃了以往太阳公公的形象,画成了一位时髦的姑娘,带着太阳镜,金黄的头发,十分形象。也有学生结合后裔的形象,刻画出了一位太阳神英雄。由此可见,在利用微课开展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引导,提升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紧抓重点,促进学生深入探究
        在推动微课与美术课堂结合的过程中,要始终以新课标中的教育原则为根本目标,坚持提高教学质量,对重点、难点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教学。不少学生及教师对美术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存在忽视的现状,这将不利于后续美术课程的开展。故而在实践教学中,要利用微课的优势,有效解决课堂的重难点,并促进学生深入探究[4]。教师应当明确课堂的重难点学习任务,在微课的运用合理分配时间,采取配套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掌握效果。例如在《剪纸》一课的学习中,重点内容为学生理解并善于化对称图形,理解折叠、裁剪后图片的形成规律和样式变化,并能够运用基本技法来创造出难度较大、样式复杂的剪纸作品。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微课来演示步骤,三维立体展示折叠前与裁剪后打开的对应关系。可视学生掌握情况反复播放2至3遍,而后再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布置给学生课后作业,除了课堂中的窗花教学任务之外,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裁剪动物、植物以及生活物品,将剪纸进行粘贴保存,统一展示,从而优化美术活动的教学成果。
(三)丰富拓展,提高学生美术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相关导入视频,课中利用微课来系统展示步骤,教师也可采取演示的方式,进一步分解知识点。在课后,借助于各大手机端平台的开放,教师也可以多发布相关视频来丰富学生知识,让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和近距离接触,不断巩固知识,主动尝试思考,与教师进行交流,培养的学习的兴趣。在利用微课开展美术教学,也要注重拓展,例如在《彩瓷》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播放中国瓷器的片段,也可截取电视节目《国宝》中的相关讲解,从而引起学生兴趣。而后主要应学习绘画技法,掌握陶瓷描绘、上色等技法的步骤,了解古代审美特征,观察花、鸟等常见形象的特殊化表达形式。在课后教师也可以多收集相关图片,结合《青花瓷》等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彩瓷之美,从而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结语: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内容,美术教育活动必须要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微课促进了美术教育活动的发展,在实践教学中,应当科学运用微课,注重引导,紧抓重点并丰富拓展,从学生角度出发不断优化课堂内容,强化体验,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余美云.微课设计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0(52):175.
[2]薛秋.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三适法”应用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1):120-121.
[3]卢秋月.让“微”风吹进课堂——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83.
[4]张娆,秦荣玲.微课,美术课堂中一颗耀眼的明珠[J].新课程导学,2019(35):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