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晔青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摘要:现代教学体系当中,中职教育是关键性的教育环节,是培养专业性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信息时代的来临,实现了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入,可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内在学习驱动力的激发,同时也可实现电工电子教学中专业性理论知识的简化,直观、生动地进行电路图形的展示,从而帮助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各异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达到中职电工电子教学质效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教育;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整合
近年来,信息技术得益于科技的支持而逐步优化,并且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教学领域当中信息技术的引入是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手段,可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及创造力的激发。面临专业性人才不足的人才发展现状,中职院校需立足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科学引入与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其与电工电子教学的整合,依托于网络及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中职教育的人才培育效果。
1.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当中引入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的学习模式以达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率提升的目的便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内涵。新课程改革之后,为课程教学领域信息技术的融入创造了契机,可利用新型媒体进行教学工作开展,也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学习方式,构建主动性与高效性课堂,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从而达到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既可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强化也可培养出更加专业的现代化人才。二者的融合应围绕学生这一主体,依托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辅助,通过学生环境的优化、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激发而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综合化发展的统一,依托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2.信息资源整合的思路分析
2.1基于已掌握的先进资源达到信息资源整合目的
现代教学当中,教学理念逐步更新,新型教学方法持续创新,产生了大量先进的教学成果。在大量实践验证下,明确了教学改革中新型教学方式的引入可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因而需要依托于当前已掌握的教学资源而进行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下,网络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化,能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资源基础。在此过程中,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需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要确保这一教学资源的引入适合专业教学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2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库
要想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高校要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库,而从当前高校建设的现状看,由于重视程度不足致使信息库建设资金投入等受限,信息化教学还停留在视频教学等初级阶段。而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不仅要求要建立完善的教研资源库,同时还需要针对学习资源进行高度的整合,进而才能确保信息资源在教学中得到高效利用。
3.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工电子教学有效整合的可行性策略
3.1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应用
为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人才需求,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要求教师需从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入手,将更加新颖、科学的教学模式引入到电工电子教学中来,实现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融入,实现电工电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发挥出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育,使学生产生内在学习驱动力,引导学生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基于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中职教师需对传统枯燥无趣的理论说教式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加大专业实践教学比重,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如可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动画等形式进行电工电子课程内容的直观化与生动性展示,使学生能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具有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质效提升的目标。
3.2科学设置教学课程,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薄弱,主动学习意识不强的问题,并且部分学生未能明确学习意义,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在理论性较强的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教学方式也不够新颖,因而导致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其专业技能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电工电子专业教学内容与高职院校较为类似,并且内容更新不及时,不太契合当前中职教育的需求。课程设置时理论教学比重过大,实践课时较少。基于此,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需基于中职学生的基础及特点,科学化进行教学课程的设置,合理调节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实践实现学生理论专业知识的稳固,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达到社会上对电工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
3.3优化与创新教学方法
现代化人才培育当中,信息素养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项能力。因而信息技术与电工电子教学整合过程中,需基于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引入新型教学方式,确保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实效性,方可实现电工电子专业学生素质能力的有效提升。如,教师可将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引入电工电子教学当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实现自身主动学习意识的激发,积极投入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工电子课程学习当中。同时,教师也可引入案例教学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操作性较强的案例真正将理论及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仿真模拟实验的构建,通过更加形象与生动的形式进行电路图的立体化展示,使学生带着浓厚的知识探究兴趣投入学习,进一步提升电工电子教学效果。
结语:中职院校电工电子教学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切实提高该专业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全面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需要该专业教师在更新理念的过程中,强化对二者整合下优势作用的重视,结合目前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实际问题实现有效的解决。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求教师要实现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创新,同时要实现教学内容与课程的合理设置。此外,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有效整合,要求中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信息化,并强化对师资队伍的培训,为实现信息技术与电工电子专业课程的整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姚勇.浅析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0):166.
[2]李海艳.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整合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17(1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