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宋智霞
[导读] 由于时代的持续发展,电子科技也越来越广泛

        宋智霞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心小学   116023
        
        摘要:由于时代的持续发展,电子科技也越来越广泛,多媒体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上也广泛运用起来,多媒体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上变得更具有画面感,声色具备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绘画,进而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节了课堂学习氛围。在小学美术课堂中使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们更为直观的了解教师所讲知识,在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提高绘画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美术
        引言
        本文首先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注意事项出发,了解了不仅教师较低的新媒体技术水平容易影响到美术教学内容的传授,同时部分教师滥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情况,也难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其次,本文从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情景化教学模式与丰富美术教学手段这两个方面来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1运用多媒体,做好美术教学的课前准备
        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在网络上收集不同学校不同美术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再结合实际的学校教学情况和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感知和认知能力,融合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变,让美术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得到增强和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帮助学生准备在美术学习中的素材,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延伸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中拓展眼界加深感悟,也会逐步的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实现学生艺术修养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美术课堂中的欣赏教学内容为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舒适轻松的环境中完成美术作品的欣赏,才会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放松身心,在思维和意识上提升美术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完成美术课堂中欣赏教学的形式,会为学生美术思维和美术学习意识提供空间环境,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不同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升美术欣赏的眼界,丰富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提升美术学习鉴赏能力。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注意事项
        2.1教师较低的新媒体技术水平无法突出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早已融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在我国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实现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善以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多媒体技术过快的发展也导致部分教师不熟悉部分技术的应用与操作,从而无法将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情境与美术基础知识相联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使用效率的提高。例如,教师常常在动画制作、演示文档制作等实际操作方面由于不熟练的多媒体技术能力,而导致设备操作不当或者是无法结合教学内容表达出正确观点,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利于教师对美术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如果要将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教学进行融合,首先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做好重要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其次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明确多媒体技术只是一项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利用它的辅助作用来达到教学目标,最后多媒体技术也可以作为新型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出它灵活、便捷的特点,充分减少一味灌输课本知识情况的出现。


        2.2教师存在滥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情况
        由于多媒体技术所形成的环境是传统美术教学状态无法达到的,并且教师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可以从学生渴望得到游戏放松、进行娱乐活动的心理入手,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来进行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创设,有效吸引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经过学生沉浸于课堂的学习过程来有效实现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寓教于乐的目的。但是考虑到多媒体技术与人的关系,若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不进行改善创新,那么对于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教学的结合也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例如部分教师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耗费在教学活动的游戏设计环节,并且教师过多的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使用这些样式繁多的多媒体作品的时候,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提供给学生足够思考、探究的时间,也不利于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3.1如何制作好课件,并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对教师的能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如果在美术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遵循以下几点重要原则,就能事半功倍,制作出优良的课件。首先是科学性原则,教学课件的素材选取要科学,要把书本上一些容易使用课件展现出来的知识进行科学加工,而不是照搬书本上的内容。课件制作的过程中,主题要鲜明,文字阐述要简洁明了,每一页课件的展示都要对应书本中的中心思想,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教师使用该课件是要给他们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其次是可操作性原则,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来说,教师制作的课件应该简单且容易操作,尽量避免使用叠加信息或者插入过多的超链接。比如,让学生认识海洋生物这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设备插入少量的关于海洋生物介绍视频的链接,但链接不宜过多,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且在课堂开始前,教师要首先试用点击超链接以确保能够正常播放视频,避免课堂中因设备故障导致视频播放失败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再次是要强调艺术性原则,美术课件的制作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把艺术的精髓融入到课件制作中去。但强调艺术性的同时,要尽量避免课件制作得花哨,色彩选用过于鲜艳导致课件的主题凸显不出来,学生视觉接受过多鲜艳的颜色之后会出现审美疲劳。最后是适度信息量原则,这也是课件制作好坏的关键因素。课件的原则是辅助于传统教学,把传统教学模式不易展现的一些知识点通过课件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但课件制作的信息量要尽量精简,而不是把所有信息全部用课件展现出来,这样不但会导致课件的主题模糊,而且会让学生觉得信息量过多。所以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要提炼最精华的知识,其他信息可以通过口头拓展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3.2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观察能力
        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条件,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出声音与图像相结合的优势,进行学生艺术观察力的培养,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夯实的基础。因此,学校管理者需要结合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美术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让教师在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的同时,逐渐引入丰富的多媒体作品,不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发挥出它高效、便捷的辅助教学功能,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去找寻美、表现美。
        结束语
        艺术类的教学是提高学生感受与创造力的重要方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新媒体技术对学生美术感知力与创造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积极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断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创设美术教学情境,营造氛围,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伟娜.浅谈小学第二学段美术课堂上设计?应用课型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18-119
        [2]王惠.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128-129
        [3]陈玛丽.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美术“活力课堂”构建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