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情境教学搭建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堂”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王雯卉
[导读] 小学教学学生道德与法治是其重要的学科

        王雯卉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  
        摘要:小学教学学生道德与法治是其重要的学科,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能够极大的强化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为此,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要注重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以此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先分析当前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现状,接着提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道德与法治;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基础性的课程内容,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需要采用教学的方式方法,带领学生深层次的感悟生活,领会道德与法治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此外通过情境教学方式的应用,也能够有效的摒弃传统枯燥乏味的知识讲解方式,引导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知识情境当中,主动探究和知识的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注重对情境进行相关的探索,引导学生在情境当中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展现相关的情境,进而在情境当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以此让学生以更加全面直观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而利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也能够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共鸣,在体验式的学习与活动当中对知识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也能够对相关的情感体验有所丰富和扩充,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可以说是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学生在情境当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深层次的体会,在情景当中教师更多的是起到辅助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知识点,对原有的教育教学形式能够起到有效的补充。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在对名词进行讲解,使学生单纯的对名词进行理解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同时将学生引入到情境当中,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含义,也能够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的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所具有的魅力。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境教学的相关对策
        (一)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具体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维品质都处于相对比较活跃的阶段,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个性,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生活方式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变废为宝有妙招》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在课堂上进行废品作品的制作,在活动举办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乐趣,也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动手、探究,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二)运用现代技术创设情境,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前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也要注重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构建情景,可以对教育教学内容有所丰富,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取得较为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而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当中也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以此,充分利用发挥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作用来开展情景教学,从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爱国》的相关知识内容时,由于小学生本身年纪比较小,并不能充分的体会爱国是什么样的情感。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方式为学生播放国家纪录片,例如《大国崛起》、《舌尖上的中国》,让学生在这些视频当中深层次的理解爱国所具有的含义,也够体会到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所具有的必要性,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结合实际生活,丰富情境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时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生活化的情景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体会到道德法制教学与自身实际生活自身的联系,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责任感。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相应的锻炼,塑造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例如在学习《我们不乱垃圾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以生活当中乱扔垃圾的现象进行课程的导入,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从而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主要是对学生的道德修养进行培养,引导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管理以及法律知识,并将所学习的知识内容灵活的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为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例如在学习《伸出的手》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设立情境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实习生活当中的实例,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些情境可以是过马路的盲人所伸出爱的手,当小朋友摔倒之后自己应该怎么做,通过这些情景的方式让学生可以以及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其中,进而也能够更好地强化教育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情境教学法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能够更加快速的融入到知识的学习当中。为此,这就需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情景,并且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好的发挥情境的作用和价值。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构建情景,可以对教育教学内容有所丰富,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取得较为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而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当中也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要不断地探索情境教学法的相关策略,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静.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253-254.
        [2]王杰.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48-49.
        [3]刘惠珠.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78-79.
        [4]杨秀云,吴怡桦.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18(05):43-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