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吕妙峰
[导读] 批判性思维主要包括归纳总结、联想想象、

        吕妙峰
        鹤山市第一中学           邮码:529700
        摘要:批判性思维主要包括归纳总结、联想想象、对比、推论等多方面的思维能力。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作文越来越显示出命题的广泛性和灵活性。学生需要从多种角度对材料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与解读,以此让立意更为深刻、论点更加全面、论据更为新鲜、论证手段更为多样。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到批判性思维对于提升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  议论文  批判性  思维
        在长期以来的学习中,学生普遍点将作文看做是感性的思维活动。因而在写作时只注重词汇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而议论文写作需要学生对客观的现象和事物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认识,以一定的论证过程得出明确的结论。学生在写作中普遍缺乏理性思维的运用,难以获得良好的议论文写作效果。而批判性思维具有高度的理性化,能够让学生将立意、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严谨而全面的论证。有效运用批判性思维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下面,就具体谈一谈批判性思维在高中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方法。
        一、引申拓展,立意深刻化
        立意是学生对作文材料的解读结果的最终体现,是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学生只有进行深刻的立意,才能够让作文内容具有独特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将作文材料的内涵进行广泛的引申与拓展,与具有深刻意义的话题相接合,从而在思想上首先让议论文具有足够的高度。
        例如,在进行2018年高考全国1卷《我和2035有个约》的议论文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材料的内涵进行广泛的引申拓展,进行深刻的写作立意。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对作文进行立意。比如,有的学生将作文内容设定为2035年时自己与家人的美好生活,自己一次神奇的探险。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样的立意能够阐述什么深刻的道理吗?”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自己的立意过于感性,会将作文写为记叙文或者科幻文,而不是议论文。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思考材料中举例的2000年、2008年、2013年的事件所具有的特点。学生能够发现这些事件都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件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在同一道作文题中,学生能够发现这些事件反映了我国在各方面的巨大成就,从而能推论出其内在的联系-----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拼搏奋进的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伟大领导。学生就可以以此进行立意,对2035年时我国人民的美好生活进行构想,提升作文的思想性。在这样的对材料内涵的引申拓展中,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深入思考,有效提升立意的深刻性。
        二、总结归纳,论点全面化
        论点是对话题的思考角度。学生只有从多个方面对话题进行分析与认识,通过全面的认知才可能得出最佳的立意和写作,让作文说理透彻与严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将能够体现话题正确性的要素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归纳,从文化、历史、现实等多种角度对话题进行论证,提升论证的合理性。
        例如,在进行2019年《“热爱劳动”演讲稿》的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寻找论点,对热爱劳动的重要性进行全面论述。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我国以及世界其他的文化典籍中有哪些名言体现出了热爱劳动的重要性呢?”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联想,比如可联想到《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等古语,或列夫托尔斯泰的“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等名言,从而归纳出从文化的角度对热爱劳动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那些重大的社会进步和劳动有关呢?”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思考,学生可以联想到古代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让四川地区成为了天府之国,现代铁人王进喜大力开发油田,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从而从历史的角度对热爱劳动的重要性进行论证。同时,学生还可以从科学的角度论述劳动对人的身体的锻炼作用和意志品质的提升作用。在这样的总结归纳中,学生能够从多种角度对热爱劳动的重要性进行全面论述,从而提高议论文写作的严谨性。


        通过课堂的引导点拨,可以让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辨,得出更全面的思考结果,在总结归纳中梳理出更好的论证思路,观点明晰,得出更多的论证角度,文章更能显出学生的论证能力,让他们纵深进行论证分析,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让其立论明确,思路清楚有方向,针对性强。
        三、广泛探究,论据新鲜化
        论据是对论点的具体体现。在过去的写作中,学生缺乏广泛积累论据的意识,经常将一些陈旧的论据做适当的改动来牵强地对论点进行体现,难以让作文具有新鲜感和说服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广泛探究的意识,积极关注社会动态,对现实生活中新鲜的案例进行大量地搜集,提升论据的新鲜感。
        例如,在进行2020年新高考全国1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动态,进行丰富的素材搜索。首先,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动手去搜集疫情中医护人员的动人事迹,学生当然能马上搜集到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武汉疫情爆发时不顾个人安危,连夜乘坐高铁前往武汉以及很多的医护人员为了救助病人而过度劳累去世以及被感染疫情的事迹。我们教师不能让学生只停步于这些典型的人物事迹,还须从更广泛的方面思考,那疫情中的其他社会成员就没有感人的事迹了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周围去寻找,学生能够联想到在教育方面教师和学生采取停课不停学的方式进行居家学习,用努力学习的品质激励人们抗击疫情。很多的企业积极向疫情地区捐款捐物,确保抗击疫情取得胜利。同时,学生还能够搜集到很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活动中来,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事迹。从而将这些素材运用到写作中,体会作文内容的新鲜感。
        在这样的广泛搜集中,学生能够积累到丰富而新鲜的素材,让论据更具有贴切性,不断提升议论文写作的说服力。
        四、全面审视,论证多样化
        论证手法是证明论点合理性的具体方法。在过去的写作中,学生的论证手法普遍比较单一,并且侵向于正面论证,难以让作文具有严谨性和透彻性。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论点进行全面审视,以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方式对观点进行阐述,提升写作的透彻性。
        例如,在进行2018年全国2卷《对战机防护》一文的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论点进行具体阐述。在“要重视看不见的因素”这一论点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思考:“那些名言警句体现了论点呢?”学生可以运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名言来进行道理论证。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哪些生活中的现象体现了论点呢?”学生可以对短板效应和长板效应进行阐述,体现短板对于事物发展的制约作用,从而进行比喻论证。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与论点有关的历史故事进行论证。学生可以联想到东汉时期的陈藩明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最终建立了巨大功业。从而进行正面论证;同时可以联想到项羽在十分强大时没有对弱小的刘邦进行重视,最后导致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从项羽之看重个人能力而不顾对手发展潜力的角度进行反面论证。
        在这样的对论点的全面审视中,学生能够以多样的论证方法进行道理的阐述,提升议论文说理的透彻性。
        综上所述,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对于高中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以理性的思维来认识事物,探究事物,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议论文与批判性思维共有的理性特征出发,让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深刻的立意、全面的论点呈现、新鲜的论据运用以及多样的论证手法使用,从而让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产生全新的理解,促进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锋.高中议论文写作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J].语文建设,2017(21):7-8.
        [2]施清杯.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与语言能力训练实践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2):55-58.
        [3]钟斌.批判与自我批判——谈如何提升议论文论证的思辨性[J].语文建设,2015(04):24-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