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学中教师师德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向润河
[导读] 在新形势下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传道者

        向润河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寮塘中心小学,江西 吉安 343223)
        摘要:在新形势下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传道者,同时还担负着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教育。这意味着教师要具备较高德职业道德素养,教师作为小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时间最长的对象,学生时刻的关注着教师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并且潜移默化的学生的思维、心理、性格等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为小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小学教学中的教师的师德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并且仔细地分析了教师师德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及需要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字:小学教学;师德教育;学生成长
        前言: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生理和心理正处于不成熟时期,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又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教师科学地引导,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此,教师师德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教师师德的重视力度,构建一批高素质的的教师队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而教师师德是教师个人素养的集中体现,并且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得以展示。其中教师师德能够影响学生的诸多方面,其中主要的有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能力、个人品德、思维方式等,而这几个方面的培养也是小学生培养中的关键环节。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校在进小学教育的时候还应该及时的了解学校目前的学习环境,并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将教师师德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友爱等纳入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并且在学校的大力宣传,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我国的小学教育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很多教师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严重影响学生的生长和发展。以此,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座谈大会,将新闻媒体以及身边具有良好的教师师德的事迹进行大力宣传。
二、建立和完善教师的师德制度
        教师师德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将教师师德纳入到教师的日常工作进程当中。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专业的教师师德培训班,及时的向教师灌输教师师德中所涉及的理念和注意事项,提高教师的的素质和品德。另一方面,学校不仅需要提高教师师德,还应该鼓励教师将优秀的品德和品质等在日常的教学中体现出来,培养良好的教学风格,从而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独特的见解和学习思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形成
        教师可以促进学生们的创意性思考。

如果教育中教师的教法是古板严格,缺乏创造力,循规蹈矩课本上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学生在思维方面却不能与其相呼应。如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思维独特,每个知识点都可以标新立异所关联的内容的时候,可以引起学生的自发探究引导思考,解决了学生思维能力受限的影响,使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有逻辑性和革新性。教师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此,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考,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创新思考能力。
四、高尚的师德,塑教师素养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早在我国古代教育学家说过,人者,德为先。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就离不开师德建设,强化和丰富师德建设的内容,加深全体教师对师德建设的理解,坚持做到与时俱进,促进师德建设的发展,在日常工作中将师德建设落到实处,不能只是停留在概念和口头上。摒弃在岗不敬业、教书不育人、随意讽刺、挖苦学生等严重与师德背道而驰有损学生良好健康成长的现象。高扬师德的旗帜狠抓师德建设。要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堪称表率。
五、榜样的力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标杆
        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教师精神、品德等方面的培养,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小学教学提供重要的人力支持。同时,学生在学校与教师接触的时间较长,教师丰富的知识面,能够及时的为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长时间下来,教师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学生的心中打下牢固的烙印。以并且这些烙印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接触集中式教学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中起着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教师的行为习惯、教学态度等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例如:我在就教学中通常会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如果我对自己的板书抱着十分认真的态度,注重教学内容排版的工整性和书写的美观性,并且在教学中不断地对书写态度的进行强调等,将会促使学生在平常的书写中注重写作的美观性和工整性。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取决于对板书的认真态度,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语调、一个手势等都会影响学生的态度,而这些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兴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学生如果长期在教师的影响下学习,其学习习惯将会在平常的学习中融入教师的影子。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成为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的形象表达者。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过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也能够初步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品和教学方式的优劣。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导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还不健全,并且大多数小学生对教师都有着崇拜心理,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学校的教师师德建设,全面落实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标准。
参考文献:
[1]刘国平.小学教学中教师师德对学生成长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
[2]赵荣丽.谈小学教学中教师师德对学生成长的影响[J].才智,2018(04)
[3]杨爱惜.小学教学中教师师德对学生成长的影响[J].文理导航(下旬),2017(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