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海薇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东街小学 陕西 渭南 715500
摘要: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以来,作文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强化课外阅读便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应试教育并不提倡课外阅读占用较多的教学比例,导致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课外阅读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和读写迁移对提高写作能力进行研究,分析了小学生课外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性,结合实践教学内容,提出有效开展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议策略。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写迁移;写作水平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写作有着一定的困难,许多学生在面临写作时都会束手无策,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教育界所关注的重点。经过实践后发现,增加课外阅读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沉浸在书中,学习书中的文化知识,将其积累为写作的素材,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一,开展课外阅读课程对写作的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课外阅读课程,但是部分家长和老师仍然存在误解,甚至一些教师会有意识性的占用这个时间来学习其他的内容。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应试教育过于传统,过于追求教学成绩会僵化学生的思维[1]。应该解放孩子的天性,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来扩大学生的眼界,丰富其语文知识和文化素养,并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量,丰富读物的类型和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其能够在书海中遨游,激发学习的兴趣,锻炼思维的敏捷性,积累丰富的素材,使得作文质量大大提高。
二,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课
(1)找灵感,积累写作素材
要想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离不开素材的铺垫。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个人能力再强,没有可应用的素材,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也会非常空洞。那么,如何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呢。首先,选择的阅读文章要保证质量,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并且符合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状况。既要保证内容积极健康,还要让学生读后感悟到一定的情感,具有阅读价值[2]。例如,选择一些名人自传,或者广为流传的国学名著等。
其次,适当掌握课外阅读量,如果阅读量较少,无法起到积累素材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若阅读量较多,学生可能产生抵触心理,对课外阅读进行排斥。最后,在语文课堂中,适当的传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2)多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可以开放学生的想象力,让其置身在情景中,体会阅读的乐趣。但是,一部分家长和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为这些与学习无关,只有课程规定内的读物才具有阅读价值,产生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课外阅读既可以开阔学生眼界,还可以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修养和品格。教师安排一些优秀作品让学生们阅读,并在一旁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感受作者写作思路和心理情感,借鉴学习,慢慢养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教师对课外阅读课程的合理安排,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还可以强化其写作水平。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举办一些阅读活动,例如“ 我是小小演说家”等,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分享阅读经验,鼓励大家交换读物,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量的不断增多,会让学生们积累到更多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自身的作文质量。
(3)提自信,扩大学生知识面
小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腹中空空,看着作文题目却什么内容也写不出来。究其原因就是学生阅读量较少,导致脑海没有足够的作文素材。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提高阅读量是在所难免的,而且还要注重读物的质量,让学生接触到更为广泛的读物类型,教师传授学生可行的阅读方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有意识地去主动吸收并消化课外读物中的文化和内涵,感悟作者的情怀。课外读物的类型最好涉及到各个领域,通过阅读,学生能够从书中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并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得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做到信手拈来,领会应用。
总之,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认清课外阅读课程对提升孩子写作能力的作用。对小学生而言,课外阅读是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以及激发兴趣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可盲目教学,把握适当的阅读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推荐不同类型的书籍,鼓励学生大胆阅读,并开展主题阅读活动,让学生们相互交流阅读心得,坚持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都会有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志和.轻松阅读拓展视野-浅析小学语文3课外阅读与写作的创新结合[J].时代教育,2017,000(012):222-222.
[2]曹爱娟.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性[J].新课程(小学版),2016,000(008):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