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寻找最好自己》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咸雪征
[导读] 翻看三年级第一学期的成长档案,平平同学问题重重

        咸雪征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中心小学,北京 102200)
        翻看三年级第一学期的成长档案,平平同学问题重重,在首页我这样记录着:
        优点:对自己的事情非常上心,能够很好的保护好自己。能够正确理解老师的语言,对事物保持着好奇心。
        需要改进的地方: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就是给自己多个机会。认同他人优点,学会弥补自己的不足。
        一句话祝福: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所做的事,别人不一定做得来,同样别人能做来的事,你也不一定能做到!
        然后就是她那一桩桩“事件”和一次次转变,面对这样的孩子,我用了适合她的评价方法。
        一、用“慢”的评价态度,引导学生自己反思、处理。
        开学的第一个月学校第一次选举文明礼仪标兵,公平起见我班规定拥有十个小印章才有资格评选,平平印章最多,却一票未得,班级里没有一个人选举她的,她很生气,很无助,撅着嘴,大声叹着气,虽然很明显,但是没有一个同学看他,甚者有的同学眯起小眼睛来,我知道平平的人际关系不强,却也没想到她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得罪”了全班的同学。我看在眼里,却没有立刻处理这件事,我想她是时候应该尝一尝挫败的感受了,老师不是妈妈,不是奶奶,不能立刻给她解决出现的任何问题,让她小脑袋热一热,小眼睛看一看自己的样子,感受一下自己在班级里的处境,这样才能绝处逢生,让她下定决心改变自己。
        所以下课我没有离开教室,而是坐在椅子上等着她来找我,不出所料,下课铃声一响她立刻找到我,委屈的说:老师为什么没有人选我?我用惋惜的语气对她说:“我知道你明明很多小印章,却没有人选你,你肯定伤心,我理解你,我可以帮你,希望你相信我。”她委屈的点点头。
        首先,我问“你自己分析一下原因,大家为什么不选择你?”
        “大家不喜欢我。”
        “为什么会不喜欢你呢,你想一想?”
        “我总是说他们这不好,那不好。”
        此刻我根据她回答的速度很快,判断出她还是知道自己问题所在的,只是自己不敢面对,没有下决心改正或者不知道方法。于是我接着问她:“为什么你要说他们?”她立刻来了精神例举同学的种种不是:刘冰总是跑步时候踩我脚;潘婧婧不和我玩,还不理我;下课所有人都不让我加入他们的游戏等等。孩子说出别人很多的事情,总之就是别人不对。


        “你没有问过他们为什么这样对你吗?去问一问。”其实根本不用去问,我们身边已经围了一些同学了,还没等她去问,孩子们就开始争先恐后的诉说起来,潘静婧说:“我们不管是做游戏,还是做什么事情平平总是要求大家听他的,不听她就生气或者说我们,所以我们不喜欢和她玩。”“为什么大家就听你的,不听我的,我没有错啊!”平平回应到,“你都不和别人商量,自己想做什么做什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平平想继续为自己辩论也无从插口,突然哇的一声哭了,我之所以没有带他离开教室去解决,就是想让她知道大家对她的态度,打灭她自我良好的态度,认清事实。我知道火候正好,孩子了解现状,其他同学也抒发了对她的情绪,那么是时候帮助她寻找解决方案了,于是我把她带到了办公室,只有我们两个的地方,等她哭完,情绪稳定后,我递给她一张纸巾,告诉她:“我先要感谢你对我的信任,我会尽全力帮助你,你愿意接受我的帮助吗?”孩子点头表示很愿意,建立信任后,我继续说到:“那么让我告诉你如何解决问题吧,同学们一起相处最好的方法就是相互信任,要相信你做的好的,别人也能做好,如果你们之间出现问题老师告诉你一个秘诀——先看看自己有哪里不对的地方。”我最后总结:这月评选的是文明礼仪标兵,标准就是讲文明懂礼貌,友善对待他人,同学们没有选你是对的,这次结果对你来说是个好事,你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应该立刻改正,转变自己的想法。孩子你要记住遇到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是否做的对?如果自己换个方法会不会事情不这样发展。经过一分钟的低头消化,她终于抬起头坚定的告诉我:“老师我记住了,我一定改变自己”。
        二、用赞美的、认同的评价方式,引领她成就最好的自己。
        平平其实是个性格外向的孩子,经过上一次的评选事件后孩子确实变化非常的大,同学开始接纳她,她也成为了处处为班级着想的孩子,她发现值日生给大家盛饭菜的时候,总是会弄脏衣服,于是从家里带来了围裙,大家非常感谢她,我对她说:“我很认同你的做法,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希望你继续改变,直到自己满意。”于是她更加努力改变,刘冰因为胖,长跑时候跟不上队伍,平平就在她左右为她加油鼓劲,即使刘冰再踩到她的脚,她也不会在生气,而是会一笑了之,我对她说:“孩子你很努力,老师看到你友善她人,做的很好。希望你能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短处,做最好的自己。”接下来,她开始仔细观察其他人的长处,并付出行动。大家开始喜欢她,课间游戏有了她的身影,打扫卫生也有她一份。我对她说:“平平,你现在快乐吗?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地方吗?”她害羞的说:“没有,我喜欢大家,大家也喜欢我。”转眼到了期末,到了选举三好生的时候了,老规矩第一个要求就是小印章够一定数量,然后大家公平选举,这次她还是印章数量最多,不一样的是她的改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多数同学认为她可以荣任三好学生,同样的这次她哭了,之后又和大家一起笑了。
        平平的转变过程用了整整一个学期,我几乎总是在等待机会去改变她,然后利用赞美的语气夸奖她,用正能量语言去鼓励她,功夫不负有心人,对症的药使得她找到了“自己”,我也很享受这个过程,从中也体会到了一个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你想镜子里出现什么样的孩子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孩子,善待每一个孩子是我作为班主任的责任,积极的评价方式是我良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