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不一定要上,但它一定是梦想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 王斯芬
[导读] 2020年,作为一个工作11年的高中教师
                                         
        王斯芬
        江西省万安中学  江西 吉安  343000
                                 
        2020年,作为一个工作11年的高中教师,在疫情防控与线上教学并进的努力探索之下,把人生第一届零点班送进考场,注定演绎了我独一份的不平凡。作为小县城的省重点中学,在社会坊间都以“最高学府”论之,而其中的文理两个零点班更是倾注了社会、家庭、学校的全部关注,压力可想而知。
        三年来,这个集体在学校艺术节、体育节所展现出的个性彰显与整体张力给了我及全体师生足足的震撼,真正看到了素质教育下学生的无限潜力。我们一起研学、共同探讨,看过了彼此的笑脸,也感受了彼此的用心,没有朝朝暮暮的相守,却有一千多个日夜的相伴,所有同学都因为我最后班会的流泪而记忆犹新,而我却对所有的成长都历历在目。

其中有个女孩考后跟我说过:清北不一定是必须,但它一定是梦想!
        7月23日,在四楼遇见查分后的她,带着怯怯的心情我问了她:“多少?”她面带微笑告诉我:“不到620”。我略带诧异的眼神看着她,她马上补上一句:“我觉得已经很满意了,巅峰只是梦想”!那一刻,我会心的笑了,我知道她怕我会安慰她,我知道她只是用她方式来安慰我。
        这个女孩生在农门,自强自立,勾勒了理想信念最真实的起步。父母辛苦的劳作是她脑海中最心疼的场景,有别于周围同学温馨的家庭氛围,高一开始就意识到“靠自己”是对父母最大的宽慰。照顾自己和弟弟,独自安全上下学,默默地做心底里最奋进的孩子,与父母在生活的风雨中一起奔跑,这是我回忆里她成长最真实的日常。
        这个女孩心系殿堂,蜕变成蝶,开启了她对中国梦最直接的实践。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沐浴在国富民强的新时代,出身寒门的她一直梦想走进清华园。坚定的认为学习可以改变命运,梦想一定能照进现实。从农村到城市,从海选到精培,她只是每天全力做到稳扎稳打,小小的身躯用最直接的实践去兑现心中那个大大的中国梦。
        这个女孩铢积寸累,行胜于言,激励了以追求厚德载物为最强大的向往。不想有什么惊艳世人的壮举,只是想悄悄的成为那个拔尖的农家子弟。默默的刷题、千里之外的求学之行,构成了她最璀璨的青春追求。行动是最有力的证词,拼劲全力就是希望所有的一切都能化作人生载物归途最强大的动力。
        尽管她最终未能上国内顶尖大学,但是荣录“双一流”大学对于她来说已经是成功了,对于我来说其实也是一种释怀,让我真正惊醒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三十而立”的精髓要义。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这特殊的年份,我们的祖国面临百年之未有变局,实现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已经走到最后关头,我将继续以教师的“而立”之梦成就更多农村孩子的中国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