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邮编 250200
摘要:以知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为主题,研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已有成果,通过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开展课程思政必要性和研究现状成果综述分析,找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的研究内容、方向和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课程思政;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综述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正式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在 2019 年 3 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其中,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是重中之重。至此,课程思政已逐渐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主流的教学理论,是我国教学改革倡导的方向。
尽管课程思政相关研究众多,但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思政的综述却比较鲜见,因此无法归纳总结当前相关研究趋势,难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鉴于此,文章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为检索词,共搜索到相关核心文献共计13 篇(截止到2021年4月)。通过对有代表性的8篇(见文献[1-4])关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试图总结、归纳出目前关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研究的热点问题,找出文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未来研究重点及方向,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研究提供参考。
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理、工、商等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客观规律性的数学学科,其应用广泛,具有独特的思想和 方法,是高等院校经管类和理工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学生继续学习概率理论相关课程的前提和工具,对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日新月异,随机现象非常普遍,大到探讨太阳黑子的变化规律,小到百姓购买彩票,概率统计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几乎遍及所有科学技术领域、 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正如英国的逻辑学家和经济学家杰文斯所说:“概率论是生活真正的领路人,如果没有对概率的某种估计 , 那么我们就寸步难行,无所作为”。由此可见,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该课程应同思政课一起抓住时机,责无旁贷地充分发挥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协同思政课程,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主要讲授概率论基本概念、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及忠心极限定理、样本及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内容。课程内容抽象、概念多、联系紧密及转换灵活。在以往的教学内容设计上过于重视理论和手工计算,忽视了相关知识的历史沿革、文化背景及相关工程应用,导致许多学生不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真实用途。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大学生学习渠道多样化,学生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刻意地穿插思想教育内容,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如何做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思政工作就必须协调好讲授专业知识和思想教育二者的关系,尤其是要坚持润物无声地开展课堂思政。教师需要在讲解知识点时,选取合适的案例,通过案例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传递思政育人元素,以达到利用课堂思政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通过对期刊相关文献发表时间的统计分析,关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这一主题的13篇论文主要集中在2018-2021年,其中8篇来自2020年,2篇来自2021年(数据截止到2021年4月6日)说明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点关注有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的课程改革和研究。下面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分类,总结如下:
马昕[1]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中指出:“课程思政”是指将大学的育人教育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育人的格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大学一门重要的通修课程,应该顺应“课程思政”理念的要求完善和修订教学大纲,改进教学方法,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目标制定上、教学内容选取上以及教学效果评价上逐步渗透和强化基础课的育人功能。通过介绍一些改革措施有效地探索出一条适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特点的“课程思政”新途径。
黄昱、李双瑞[2]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中提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途径是以教师思想意识和教育技能的提升作为切入点,探索在传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设计。
吴红艳,吴美华 [3] 在《理工科课程实践“课程思政”的道路探索——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例》中分析了理工课程与人文社会课程的不同,指出理工科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相较而言,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一定难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及其统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由于现实世界中存在大量的随机现象,使得概率统计比其他数学课程更加具有“课程思政”的优势。
三、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建议
通过学习、梳理前人工作发现,对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
1.研究内容单一
目前,学者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研究较少且内容单一,主要集中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看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实施方案、教学案例上,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实施者--教师研究不多。建议学者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入手研究。
2.缺乏必要的评价标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实施后,如何评价开展效果评价、体现课程思政的价值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建议学者多研究课程思政评价方法、手段为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提供帮助。
3.学情分析较少
学术界从“改革者”角度出发,以课程为基础,以思政为目的,教师作为改革的主力军和研发者,院系作为改革的有力推动力量,有效推动了“课程思政”改革,但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缺乏兴趣,无法有效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等相关知识,因而无法有效激活课程的思想属性。建议研究者与教师要共同致力于既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主动习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1(03):135-138.
[2]黄昱,李双瑞.课程思政理念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5(53):109-111+124.
[3] 吴红艳 等 . 理工科课程实践“课程思政”的道路探索——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例 [J]. 教育现代化,2019,6(66):105-107
[4]刘璐,李丹丹,贾美多,赵会仁,郭淑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1):113-115.
[5]吴童霞丽.“互联网+课程思政”微课模式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2):165-166.
[6]赵秀兰,刘洁,马红娟,曹佰强.运用案例教学法促进思政教育融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J].河南农业,2020(30):23-24.
[7]张艳,陈美蓉,王亚军,姚香娟.课程思政理念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12):80-81.
[8]何敬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案例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J].吉林教育,2018(31):79-80.
作者简介:
张萌,男,汉,山东聊城,1983年10月,研究生,副教授,高等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