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文化振兴的“互联网+”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4期   作者:张丽存1 赵贵彩1 秘翠如2 樊丽霞2
[导读]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乡村文化的振兴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张丽存1 赵贵彩1 秘翠如2  樊丽霞2
        (1邢台学院 河北邢台 054000,2邢台市北关街小学 河北邢台 054000)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乡村文化的振兴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具体分析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结合国内外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先进经验,更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文化振兴;“互联网+”;路径
        前言:随着“互联网+”运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公众信息传播方面,微博、微信等平台成为了主要的传播媒介,因此而形成的新的网络空间文化也农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活力,但与此同时,新的传播形式也为健全乡土教育、加强乡村文化的主体引导作用增加了挑战。
        一、乡村振兴战略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日渐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主要矛盾的转变,到现在为止,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且我们国家的农业人口占比较高,所以乡村的现代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因此,我们国家目前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农村的发展中。城市和农村在居民收入、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差距较大,而在乡村,不同的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也较大[1]。此外,乡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较差,造成了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不平衡,乡村在大力发展经济时,环境污染、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的水土流失等问题比较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年我国的农村有了巨大的改变,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得到优化,农业的发展最直观地体现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且,我国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城镇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关系的变化,使得我国的农村有了衰落的趋势。而导致我国乡村衰落的主要原因就是乡村社会失衡、老龄化和青年外出务工造成的空心化,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的乡村经济转型成为了昙花一现式的繁荣。基于乡村自身发展动能不足的情况,党中央适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从国家层面对乡村建设做出了全面、长远的规划,有效解决农村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破解乡村衰落的趋势。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合理的规划,这一战略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是实现“三农”现代化的行动指南。乡村振兴战略最根本的内涵就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2]。

产业兴旺就是要重点突出农村的特色产业,在此基础上,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促进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互联网+农业”的方式,大力推广,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一来,就可以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生态宜居就是要维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营造适宜居住的环境,生态宜居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乡风文明就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让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从而为农村树立起新的文明之风。治理有效就是要让乡村治理形成多元主体的合作,将现代化的治理模式运用到乡村治理中来,提高治理效率,让农村治理有序,人民生活安定。生活富裕主要就是通过实现产业兴旺这一目标,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得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进而通过乡风文明建设的实现,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水平,使得农村生活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与城市的缩短差距,直到真正地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农村文化振兴国内研究现状
        农村文化振兴是对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目前国内对农村文化振兴的研究主要有对其科学内涵、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这几方面。关于农村文化的内涵,目前学者们一致认为应该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健康、进步的风气,同时,要让各项公共事业随着农村物质水平的提高而改进。而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基层党组织涣散、农民自身思想文化素质较差、公共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等因素导致的问题,都需要在农村文化振兴建设中得到重视。
        三、主要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文化振兴的“互联网+”路径研究首先明确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所具有的要求和意义,明确了其本质内涵、具体要求,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其次,研究了“互联网+”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优势,即“互联网+”在我国社会转型的阶段,可以为乡村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活力。此外,了解了“微”环境下乡村文化的生态现状,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矛盾的转型,乡村文化生态也需要得到重视,“微”平台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需要借助目前已有的样本进行研究。
        结语: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补足农村发展短板的良方。农村文化振兴的“互联网+”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的必要性,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最大程度发挥文化的作用,这样才能拓宽农民的致富渠道,进而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吴立衡.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文化建设研究[D].吉首大学,2020.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本文为2020年度邢台市社科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文化振兴的“互联网+”路径研究——以河北威县为例,XTSKFZ20200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