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丽 赵君玉 盖海红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新媒体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数字课堂的产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学生对新媒体课堂的兴趣及热情,迫切要求新媒体教学融入高职课堂脉络。类似于新冠疫情类型的公共突发事件,更催化了新媒体课堂在居家学习中的加速应用,因此高职教育新媒体课堂的构建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新媒体课堂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新媒体课堂对高职教育的价值,并提出课堂改革的相应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课堂 高职教育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居民生活、经济、学习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尤其明显。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独特个性,厌烦传统课堂的教学手段,具有猎奇心理,喜欢热门话题及视频教学方式等特点,都要求传统课堂向融合新媒体课堂方向转变。新冠疫情爆发后,国内外的教学都面临着向线上的过渡。
一、新媒体技术的特征
(一)原创性
原创新是新媒体技术最基本的特征,新媒体之所以能称之为“新”就是因为其具有自身的创新和原创性。新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是每一位教师从普通用户的身份转变成作品的制作者和发布者,使教学媒体融合自己的文化背景、教学特色、价值理念,成为具有原创特色的教学成果。媒体手段的多样化,也能够实现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制定多样的教学方式,形成多方位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化。
(二)互动性
新媒体技术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互动性。早期的新媒体时代,互动性主要通过评论、留言、分享等方式实现。而现在,直播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家通过弹幕、实时评论、语音等方式更直接更快的实现了作者和观众的互动,使新媒体的互动特性更为突出。新媒体的互动性应用在教学领域,更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潮有趣的课堂互动方式,促使学生时刻保持着课堂注意力,并能够及时的阐述自己的看法,提出对学习内容的疑问,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海量性
海量性是新媒体技术较为深层的特征。新媒体技术得以良好应用的基础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时代和移动通信,这些基础就决定了新媒体技术信息量的海量性。新媒体技术拥有着检索数据库庞大,信息反馈速度快等优势。但是作为一把双刃剑,新媒体技术也有着信息信息来源繁杂、冲击主流思想的劣势,由于我国互联网监管体系的待完善,网络上的各种消极思想有可能避开监察体系,渗透进高职课堂新媒体的知识传播体系中,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审查筛选,避免消极思想潮流制约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课堂学习产生制约效果,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效果。
二、应用新媒体教学对传统课堂的影响
1、创新高职课堂教育模式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生在课堂外利用媒体接受的信息知识的频率要远远大于四十五分钟的传统课堂教学,他们对于新型学习方式的渴望也要求教师将多媒体信息手段融入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我们上课时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理论知识时,学生可能最多只能保持10-15的分钟的专注力,如果不结合其他教学手段的话,基本上很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所以现在中小学都已经开始引入慕课、云课堂等课堂教学模式,高职院校更应该结合多样化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2、使课堂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2020年度,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不仅我国国内的经济、生活、教育等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国际上各国之间的交流也因此受到极大的阻碍。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内各学校均宣布停课,学生居家隔离,国外求学的大批留学生也被迫滞留国内,不得不中断学业,给学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若想要实现停课不停学,我们必须借助新媒体教学手段,才能打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实现居家学习。新媒体教学不仅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还能突破区域限制,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范围的共享,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课堂改革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育方法
互联网时代,是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早已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师的教授,大部分的信息知识来源于各种媒体媒介,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自己的身份,从传授知识这个角色向组织课堂的角色转变。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而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组合应用,帮助学生筛选多种教育资源,过滤有利的知识信息,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改变课堂教育模式
在上文中曾提过,新媒体教学是把双刃剑,它既有信息量庞大,能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优势,也有着碎片化、不连贯的劣势。新媒体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呈现分单元、分项目教学的形式,各单元、项目之间的连贯性并不明显,学生通过媒体资源获取的信息也是碎片化居多。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要转变传统课堂模式,将教学的重点从内容上放到组织形式上。譬如,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重点和难点给学生梳理出来,让学生对课程有整体的掌握,并在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留下作业或者思考,与下一单元形成联系,加强板块之间的联系。
结语:由于新媒体教学具有原创性、互动性及海量性的特征,不仅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取代传统线下教育,并且当新的媒体学习资源运用在传统课堂上,还能够丰富高职课堂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师身份的转换,很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意义上实现反转课堂。
参考文献:
1、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钱昱君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J】(84)
2、新媒体概论[M] 宫承波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2:31
本论文为2020年河北省教育厅课题:“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中高职院校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编号:SQ202020)的终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