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的难点与对策 尚铆海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尚铆海
[导读] 摘要:作为气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防雷执法是确保气象防雷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河南省汝阳县气象局  471200
        摘要:作为气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防雷执法是确保气象防雷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基层气象部门受以往单纯业务性质的影响,侧重点主要是内部的业务和人事管理。因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制的不断健全赋予了气象部门执法以及社会管理职能。基于此,本文结合基层气象部门防雷实际,在分析防雷执法难点的同时,给出了几点提高基层气象防雷执法水平对策,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难点;对策
        引言
        作为气象执法的主体,基层气象部门的作用逐渐凸显。防雷行政执法作为气象部门依法履行国家日常事务、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职能,防御和减少雷电灾害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气象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全面实施的重要举措。基层气象部门开展防雷执法工作的过程中主要结合了《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以及地方现行防雷法律法规开展的行政执法行为。随着气象业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部门的转化,使得防雷违法行为频繁出现,防雷执法难度不断增加。气象主管机构应将自身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防雷执法对象可以依法办事,推动防雷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1、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的难点
        1.1基层气象部门执法团队综合素养有待增强
        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执法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当前,基层气象部门的防雷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仍旧在中下游阶段停留,团队构造还有一定缺陷,这些均会阻碍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工作的开展。基层气象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人多职”,工作人员在负责气象执法工作的同时,还要开展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使得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与日俱增。由于基层气象部门的专一职位、专一执法人员不足,在日常执法中不能深刻认识到相关法律法规,很难正确处理违法案件,使得防雷执法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
        1.2基层气象部门间缺乏相互合作的意识
        为了确保防雷执法工作顺利开展,基层气象部门在日常防雷执法中,应加大与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并获取支持。因缺少完善的合作机制,直接对防雷执法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影响。另外,一些部门在审批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未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严格把控,进而滋生了违法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工作的开展。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趋驱使下,虽然部分企业或个人不具备监管防雷工程的资格,但却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防雷工程,对司法公正性产生了影响,同时还增加了项目工程安全隐患,降低了防雷执法工作效率。
        1.3 行政执法力度欠缺,很难遏制违法行为
        当前,对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工作产生阻碍的现象主要有:①行政执法取证流程的规范标准缺乏;②防雷执法中缺少可行性的处罚法律及有关条例;③基层气象部门的防雷执法工作未完全落实;④因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违法人员在执法文件上拒绝签字画押。以上这些在阻碍防雷执法工作的开展的同时,还加大了防雷执法成本和风险。
        2、提高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措施
        2.1加大防雷执法团队建设
        执法团队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政策强弱等均会对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水平产生影响。在构建执法队伍的过程中需要执法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基层气象部门可以利用公开招聘的方式在社会中聘请专业的防雷和法律人才,或者是与相关企业、科研院校加强交流合作,不断增强防雷执法团队的综合素质水平。

由于防雷工作性质较为特殊,执法人员应对防雷和法律知识加强学习,培养自身法律素养的同时,还能增强专业水平,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开展防雷执法。另外,在防雷执法中,执法人员应将防雷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敏锐的捕捉到,并第一时间找出违反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执法人员在对防雷和法律知识进行学习外,还要对电力、计算机、通讯、建筑等专业知识进行了解。应进一步强化基层气象部门团队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避免防雷执法人员身兼数职和越职使用的情况出现,需保证专人专职专岗。只有重视起防雷执法队伍建设,才能增强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水平。
        2.2加强基层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
        防雷执法工作属于社会公益型工作,其影响范围广、牵涉部门多,若是单纯依靠气象部门自身的力量将很难完成预期设定的目标,气象部门应加大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摈弃传统的行政思想,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制定完善的防雷执法工作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①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公安、消防、安全生产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针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为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后盾,进一步提升防雷执法效率;②尽快构建完善的地方安全委员会机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并对部门各自的责任进行明确,将其纳入到地方政府部门日常绩效考核中来;③基层气象部门应向上级领导定期汇报防雷工作开展情况、出现的问题、取得的成果等,以得到领导的支持,方便各部门配合开展防雷执法工作。
        2.3完善法律法规,确保防雷执法有法可依
        为了更好的落实防雷执法工作,确保防雷执法中工作人员有法可依,需要构建完善的配套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来说,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执法必究是法治的基本准则。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当前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中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法律条款只是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特殊情况的问责制度则较为模糊。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很难将责任明确到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雷执法工作难度。因此,可从以下两方面出发:①对法律法规的程序及可操作性进行明确,明确规定防雷执法中相关的责任人、每个步骤的具体细节等,同时还要说明协调部门的责任及作用。②构建完善的防雷安全责任人制度,选择合格的执法人员为领导,以保证防雷执法工作高效、顺利开展。
        2.4增强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能力
        为了不断强化执法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可在现有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的基础上,对气象执法机构不断进行完善。只有增强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能力,才能将雷电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促进基层防雷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进一步提升防雷执法力度,应将防雷执法责任落实到每位执法人员身上,针对玩忽职守或者是顶风作案的违法人员应加大惩处力度,不断增强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防雷工作的难度不断扩大,气象部门防雷执法工作的复杂化和细致化特征开始显现。基层气象部门应加大防雷执法团队建设、加强基层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完善法律法规,确保防雷执法有法可依、增强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能力。同时还要争取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开展防雷执法工作时应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发挥出防雷执法效益。
        参考文献:
        [1] 佘袁媛,黎亮.探讨提高基层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水平的措施[J].城市地理,2016(12):94.
        [2] 古丽恰尔班.木尔扎哈里.基层气象防雷高效执法的实践探索与尝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4):1669.
        [3] 王玉洁.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工作的难点与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8):37.
        作者简介:
        尚铆海(1988.05)男,汉族,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人,函授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雷电防御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