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中墙体裂缝原因及防治技术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廖彰华
[导读] 摘要:房屋建筑作为现代社会居民生活、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场所,其施工质量会对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身份证号码:45030219860509xxxx
        摘要:房屋建筑作为现代社会居民生活、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场所,其施工质量会对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房屋建筑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会受到图纸、施工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发生墙体裂缝现象,不仅影响整个建筑的美观性,甚至会影响房屋建筑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墙裂缝的预防和控制,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可靠的生产环境。本文对房屋建筑施工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墙体裂缝;防治技术
        1房屋建筑中墙体裂缝原因
        1.1施工设计存在不合理现象
        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科学有效的设计保障是优化施工结构的重要途径,但是实际设计效果却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部分设计人员并没有十分重视外墙设计,这就导致设计前期缺少相对有效的实地考察及全面分析,设计阶段极易忽视排气孔洞等细节问题,如果施工单位仅以设计图纸为参照物开展施工项目,就无法有效开展墙体孔洞预留作业,基于此,针对已经完成墙体施工的建筑物来说,要想增设孔洞只能后期自行开凿,但是用户由于本身缺少施工的专业知识,这就使得他们过于重视孔洞开凿而忽视对墙体结构稳定性的考量,进而增加墙体裂缝风险。
        1.2温度方面的原因
        温度裂缝也是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墙体裂缝类型,其形成原因是墙体混凝土的硬化和凝结过程会产生并聚集大量的热量,导致内外温差不断增大,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拉应力导致墙体发生开裂。另外,在墙体后期降温时,受基础构建的限制,墙体的内部也会产生拉应力,出现裂缝问题。
        1.3沉降方面
        建筑工程不均匀沉降是影响墙体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建筑物基础的软土不均匀,构件间距大,模板刚度不足,一些建筑结构出现沉降现象,导致建筑物内部和表面的拉应力不均匀,进而导致墙体混凝土开裂。由于沉降类裂缝大部分为贯穿性或深进性的裂缝,对工程质量的损害是巨大的。
        1.4塑性收缩的原因
        塑性收缩裂缝也是房屋建筑工程墙体裂缝的其中一种裂缝类型,其主要的形成原因是墙体的混凝土因为表面温度不够、水分不足在充分凝结硬化前发生了收缩,从而导致墙体出现裂缝。水塑性收缩裂缝通常出现具有明显季节性,常见于干热或大风天气施工的墙体混凝土工程,其形状表现为中间宽、两端细、中间宽,不互相连贯,长短也各不相同。
        2房屋建筑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
        2.1科学选用施工材料
        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对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影响很大,为此,首先要从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方面做好把控。其中,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检测尤为重要,这是提高墙体荷载能力和抗形变能力的关键。在房屋建筑工程墙体施工材料的选择方面,首先要对采购的水泥进行抽样检查,确保其达到施工标准。其次,砂石骨料是建筑墙体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混凝土耐久性、荷载能力和强度,要重点选择质量可靠的材料。另外,要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添加剂和外掺剂。例如,为了防止建筑墙体产生裂缝,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木质素磺酸钙、粉煤灰,前者可以降低水表面压缩力,后者可以提升混凝土构造体的强度,对避免裂缝产生都有重要作用。


        2.2房屋建筑墙体的设计工作
        一方面,应该优化房屋建筑墙体混凝土的性能设计,特别对于配合比、和易性、强度等重要指标要做到科学设计,要根据高强度、高韧性的原则设计出房屋建筑墙体的合理结构,同时要控制房屋建筑墙体混凝土施工时的热量和水的使用量,这样有利于控制房屋建筑墙体施工的设计要点,达到对墙体裂缝从初始阶段的消除与预防。另一方面,应该优化房屋建筑墙体钢筋配置,要对钢筋的结构特点做到全面把握,科学设计钢筋体系的节点、锚固位置、配筋率、钢筋直径、标号等一系列参数,提高房屋建筑墙体抗裂强度和抗拉能力,避免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产生。
        2.3加强浇筑施工的控制
        (1)降低入模的温度。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在墙体混凝土的拌合水中加入地下水或冰屑来降低它的温度,并在外部环境温度较高时,用草席、幕布等对施工现场的露天砂石进行覆盖处理,以减少和避免阳光直射,同时在施工使用前用水对其冲洗降温。(2)控制内部温度。要在混凝土构件的内部预先设置冷却水管,并通过冷水循环来加速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散发,降低因混凝土冷却凝固而产生的热量,以确保墙体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3)加强振捣。墙体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二次机械振捣的方式,在进行二次振捣时,一定要保持好模板等建筑框架的结构固定,掌控好振捣的时间和力度,以防止和避免因沉落而产生的微裂或裂缝。(4)分层浇筑。对墙体混凝土的灌筑流程一般是先将钢筋笼对准钻孔的中心,再加固对应模板,将模板牢固的固定在建筑物上,而后再进行混凝土的相关灌筑施工工作。(5)后浇带的设置。在混凝土的浇筑平面过大时,可以根据设计许可进行后浇带的设置,以加快混凝土的散热,降低拉应力,达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目的。
        2.4防治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的结构内外温差大,形成一定的温度应力导致裂缝的产生,属于一种很常见的土木建筑墙裂缝。加强温度裂缝的预防和控制,主要通过调整室内加热增强灵活的结构和变形之间的连接结构的方法来消除温度裂缝的可能性。柔性连接的主要功能是加强结构的建筑结构和变形之间的加热温度应力之间的指导工作,使建筑物的加热温度有一个缓冲空间,降低温度应力和裂缝影响后的发生问题。使用不同的结构应力会引起热量传递方向发生改变,降低建筑物的底部结构的影响,所以为了避免温度应力的影响,混凝土墙质量建设单位可以考虑采取这种预防和控制问题的技术手段。
        2.5地基沉降裂缝的控制方法
        由建筑物、基础以及地基共同组成一个整体,因此说荷载裂缝的产生原因较多,因此需要根据建筑结构规模的不同,分别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控制:(1)提高建筑物的刚度:通过将建筑物刚度设计较大的方式,避免设置沉降缝,提高建筑的整体性,此外,还要尽量采用抗不均匀沉降较高、空间刚度较大的箱型基础,并使用锚杆静压桩等桩基形式,减少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产生;(2)降低建筑物的刚度:通过将建筑物刚度设计较小的方式,以使其能够适应地基变形,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建筑物高低差、地基情况等多种因素,设计沉降缝,通过将建筑物分成多个组成部分的方式避免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产生。
        2.6墙体养护
        在房屋建筑施工完成之后,针对墙体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结合日常的巡检、维护和保养,是避免产生裂缝的重要方法。例如,在墙体外部设置保温层是目前多数房屋建筑都会采用的工艺,保温层能够在提升房屋保温性、隔音性的同时,让墙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一个过渡层,缩小墙体温度变化量,进而有效避免墙体急剧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的可能。在此同时,针对一些年代比较旧,或是所处环境比较恶劣的建筑,建筑维护单位可以采用电阻型测量方法来对墙体温度进行测量,针对测量结果,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控制墙体温度,避免墙体产生裂缝。
        3结语
        总之,针对房屋建筑墙的裂缝,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结合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加强管理,采取有效对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确保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和效益量,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房屋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探讨[J].刘平国.江西建材.2020(05)
        [2]房屋建筑中墙体裂缝原因及防治技术分析[J].刘晗.散装水泥.20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