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城市建设服务中心 256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建筑周期越来越长,这也使得期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潜在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对于现代建筑管理者来说,务必要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中的各类主要风险,同时切实了解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要点,并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这也是保障建筑工程稳定推进的重要基础。本文将重点探讨和总结建筑工程分线管理要点及其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管理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措施;要点
引言:
建筑工程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投资,因为建筑行业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等因素,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不可预知因素,进而对建筑项目造成影响。所以在建筑项目管理中,务必要做好风险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在质量、安全、工期没有问题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利润。本文将重点针对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展开探讨和研究。
1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就是运用有效防范针对建筑工程进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其中风险予以识别、分析、评估和控制,从而使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造成的潜在损失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最大程度保证项目收益[1]。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风险管理的根本意义就是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建筑工程的收益。同时,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是基于科学分析和准确的数据做出的评估和判断,这对于保障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也有很大作用。其次,风险管理使项目进展期间的不可预知性尽量得到减少,为建筑工程提供了一个更加稳定的环境,有利于建筑效率提升。再次,风险管理作为一种主动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有助于建筑工程更好的保障质量和安全,获得更好的效益。最后,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这对于企业竞争力提升是非常有利的[2]。
2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要点分析
2.1 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中的首要步骤,却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因为只有充分认识到潜在风险及其特征,才能够展开后续的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需要相关部门首先采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流程分析法等等,将整个建筑流程中的潜在风险识别出来;然后再尽量总结风险的特性,为后续的风险管理奠定基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务必要做好潜在风险与可控风险的平衡,这样才能够让风险管理更好的服务于工程效益。
2.2 风险评估
所谓风险评估就是针对风险识别中发现的各种其中潜在风险,对其展开分析和评估,重点要评估其风险性质、发生概率、潜在损失等等。风险评估的核心目的是以下的三方面[3]。一是要明确各种风险造成的潜在损失的大小,同时要明确各种风险的性质,这也管理者后续决策的重要依据。二是要明确风险间的联系。事实上很多风险都是有机联系的,所以找出这些关联,对于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要明确风险的可控性以及潜在控制成本,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风险管理的效益。
2.3 风险应对
对风险展开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后,根据风险的特征、性质以及潜在威胁性,选择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当前主要的风险应对策略有如下的三种。一是风险回避策略,风险回避策略通常需要首先评估风险与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思考是否可以回避。二是风险控制策略,从本质上来说这是最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也是一种积极应对的,能够根本解决问题的风险控制策略。三是风险转移策略,事实上就是将风险向其他部门转移,从而规避自身可能遭受的损失,比如外包,投保等等都是风险转移的具体方法[4]。
2.4 风险监控
风险管理是一项具有诸多不确定性的动态性工作,所以管理人员务必要随着工程项目的进展,不断对风险管理的措施予以调整和强化,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对风险因素的状况有全面了解,并基于其变化做出相应的变化,才能更好的完成风险管理。如果没有风险监控,风险管理就成了守株待兔。
3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切实做好风险管理的根本保障。所以,建筑工程管理者务必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完整的风险管理制度。具体来说,风险管理制度应当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方面要具备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建筑工程的资金投入覆盖了从项目开始到竣工的整个过程,只有切实掌控好资金的管理和分配,并对资金的流向做好监管,才能够更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在可控范围内不断进展。另一方面是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人员是整个建筑项目不断前进的推动者,也是项目进展的主导者,所以做好人员管理是做好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保证所有的项目参与人员职责清晰、任务合理,并具备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此外对人员要做好培训,确保人员的能力符合项目的需求;再结合适当的奖惩机制实施有效激励,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出现问题能够迅速找到责任人并及时对其采取措施。此外要完善材料和设备管理制度。重点是要保证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都是合格可靠的,参与施工的设备都是状态正常的,避免有任何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和设备进入施工现场[5]。
3.2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对于规避风险,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建筑工程务必要重视风险管理意识的强化。一方面要通过大力的宣传和有效的培训,让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正确认识施工中的各种风险,了解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工作中主动的将风险意识贯彻到工作中。其次,要通过认真甄选员工,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从而确保员工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能力,从而真正有效的降低潜在风险的影响。
3.3 严格合同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合同是建筑施工的重要依据,也是施工方与建设方之间达成一致的要求和约定。对于施工方来说,违背合同的任何内容都可能成为风险的来源。所以务必要高度重视合同管理。一方面在签订合同时,务必要认真审定合同中的内容和细节,确保合同内容的明确和准确。另一方面签订合同以后,务必要严格执行合同中的相关内容,切实完成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展。
3.4 加强风险信息系统建设
运用信息系统参与风险管理能够非常有效改善管理效果,这也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风险信息系统,能够从施工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中,诸如施工所处低的气候地理环境,施工相关的政府政策和制度,施工所需的材料和市场状况等等,从中找出潜在的风险,并对其展开科学预测和分析,能够风险管理提供非常有效的帮助。风险信息系统建设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
4 小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各种不可控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说风险也是无法真正完全避免的。正是因为如此,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对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效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冯晓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规避要点[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108.
[2]徐长安.建筑施工工程管理要点分析[J].门窗,,2019,(17):73.
[3]吴昊.房屋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现状及预防措施[J].江西建材,2020,(08):252-253.
[4]侯品,杨青,熊伊第.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视界,2014,(34):144-145.
[5]靳向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风险及其防范策略[J].河南建材,2019,(0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