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分析 李洋洋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李洋洋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的农田建设的发展迅速,随着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需要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北京鑫大禹水利建筑工程有限  北京顺义  1013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农田建设的发展迅速,随着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需要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在修建农田水利工程时,高效节水是其主要内容。随着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导致水利工程的作用很难得到全面发挥。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情况,提出改善措施,目的在于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效率。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问题;节水措施;分析
        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水资源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但是,我国也是水资源短缺比较严重的国家,原因之一就是水资源浪费现象较多,水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水资源短缺会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单位就要将节约用水的理念渗透到农田水利工程之中,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将其有效应用到农田灌溉工作中,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节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以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这样既能够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也能够促进农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情况分析
        1.1设计和规划不够合理
        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没有做好现场勘查,而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设计,这会导致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不够合理,很难发挥节水灌溉的优势。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进行实地考察,认真了解现场情况,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只有在了解实际情况后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够真正发挥节水灌溉设计的作用和效果。
        1.2重视建设、轻视管理的情况比较突出
        高效节水灌溉对于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政府也很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在设计施工时,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地方领导的工作积极性都很高,会去现场监督和检查。在工程建设结束后,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比较少,有些农田水利工程在竣工后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后期的管理、监督、维护工作很难正常进行,导致工程在短时间内无法正常运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不明确、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管理方法不够科学等。
        1.3种植结构不够合理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目的是帮助农村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目前,大部分农民没有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没有根据灌溉区实际情况种植农作物,很多地区都是春天种植玉米、秋天种植小麦。即使部分地区根据市场需求开展高效农业生产项目,但是项目本身规模较小,节水灌溉的作用难以得到发挥,不能达到增产增值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整体经济效益也很难得到提高。为了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动员和宣传工作,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新种植结构,真正发挥出高效节水灌溉的作用,切实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2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期间要提高管理力度,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进而使农村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欠缺等问题得到解决,充分利用水资源,做好农田灌溉,确保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家在政策上也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进行了适当倾斜,加快了发展速度,通过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能够确保我国农业灌溉满足应用需求,确保农业健康发展,维持生态平衡。


        3农田水利灌溉优化措施
        3.1培训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执行人员
        工程建设与管理执行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的具体工作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节水灌溉计划的具体落实情况。因此,要加强对相应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合理培训,提高相应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期间的责任意识,进而使作业人员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程建设与管理中,保证节水灌溉作业顺利进行,减少水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此外,针对相应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应急处理能力进行培训,使从业人员能够充分结合地区具体情况,为工程具体建设作业的进行提出针对性意见。工程建设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作为执行人员都要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整改和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水资源消耗量,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相关人员不仅要掌握相应管理技术,而且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2滴灌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滴灌技术是当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以及節水效果将会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滴灌技术的应用效果,必须保证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在滴灌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必须实现各技术的合理应用,实现对相关技术问题的有效控制。必须对放线问题进行妥善处理。放线工作要保证整个放线过程的准确性、合理性,为滴灌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与此同时,还要对相关仪器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这样不仅可以与施工现场的加压泵站进行配合,还可以对基坑横纵轴线进行开挖施工处理。在整个放线中,必须要对基坑进行确定,同时还要对基坑的整个开挖范围进行最终确认,对建筑周围的整个覆盖范围进行确定,做好对应的标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基坑有可能会存在严重的温差现象。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将其控制在20~40 m,按照这一距离标准进行打桩标记。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保证管道在安装时,其自身的安装线路可以满足图纸在设计以及具体施工时的要求。必要条件下,还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在现场对测量控制网进行合理安装和应用。该控制网在实际应用时,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对整个滴灌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一直持续到竣工阶段才可以对其进行消除。
        3.3合理优化农田灌溉量以及灌溉时间
        若想实现节水灌溉,不仅要重视灌溉区的范围广度,还需要对农田的灌溉量以及灌溉时间予以高度重视。基于此,农田所有者需要对农作物的四个生长期予以充分的了解及全面的掌握,即苗期、拔节期、孕育期以及成熟期,农田所有者要将农作物的每一个生长阶段的蒸发、蒸腾量看作为大小不同的定值,针对这些定值的变化情况,对灌溉量以及灌溉时间进行合理调控,使其能够满足农田的实际灌溉需求,并避免浪费水资源。在对灌溉量及灌溉时间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降低水资源的损失:一方面,农田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渗漏量与蒸发量;另一方面,农田灌溉过程中下渗的土壤水。通过对这两方面水损失量的计算,根据不同方面的损失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灌溉量及灌溉时间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建模,以此明确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最优灌水时间及灌水量,借此降低水资源的损失量,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进行最大优化。
        结语
        合理使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调整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从而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政府部门认识到了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更加重视节水灌溉技术运用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工程竣工后,要想真正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就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灌溉方式,引进新技术,提高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玉明.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与效益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5):117-118.
        [2]王妍.东昌府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机井提水高效节水灌溉设计分析[J].陕西水利,2020(6):100-103.
        [3]郭传金.浅谈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水利科技,2020,46(3):208-211.
        [4]张彩霞.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策略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14):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