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 吴泳析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吴泳析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各行各业建设的发展迅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居住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陕西陕煤陕北矿业有限公司  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各行各业建设的发展迅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居住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建筑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质量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率。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要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这样可以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这些质量问题,控制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建筑工程品质,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有效策略
        引言
        基于现实情况来看,建设项目施工活动不单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同时关联的内容也比较多,而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建设项目施工品质与进度的管控难度,尽管当前建设企业已经十分注重这两项工作,然而由于受到各种要素的干扰,依旧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建设项目的品质与进度形成了影响,因此,就需要建设企业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主动地处理这些问题,借此来保证项目施工活动的顺利完成,下文将对这部分内容做出论述。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使得建筑工程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做好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重视质量管理工作,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保证施工质量,加强材料、施工工艺和隐蔽工程验收的质量管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实现土建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严重危害了后期建筑工程的安全使用,并且会遗留一些质量隐患,导致房屋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例如房屋开裂、房屋渗水、地基沉降等,这些质量通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品质,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通过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2影响到建设项目质量与进度管控的要素探析
        2.1人员要素
        人员永远是建设过程中的最关键要素。主要有建设工程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好的管理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自己的目标有清晰的认知(质量、安全、进度),他们会围绕目标做好各项工作,包括施工部署的安排、施工方案的制定、对施工作业人员的交底、过程中的监督等等。选出好的管理团队,这个项目就成功了一大半。其次才是作业人员的素质。在现阶段的建设项目之中,大多数的作业工人都是务工人员,并非科班出身,他们在施工活动中,运用各项工艺时也只能够依据经验来完成,因此这也成了影响项目作业品质与进度的关键要素。详细来说,一旦作业工人在施工作业期间,某个环节出现工艺运用纰漏,而管控人员没有及时察觉并制止,那么就会致使建设项目之中存留下品质隐患,同时也后期整改这部分隐患的过程中,也自然就会对作业进度形成比较显著的影响,所以务必要对这项要素予以注重。对于自身要求比较差的作业班组,要坚决更换。
        2.2建材要素
        在建设项目的施工活动之中,需要使用到数量比较多,并且品类也不尽相同的建材,这部分建材施工项目管控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影响到进度与质量的要素之一。倘若是由于对建材品质的管控工作不到位,则一些低劣品质的建材,就会被建设企业采购,一旦这部分建材被使用在项目施工活动之中,就会致使出现质量欠缺的问题,此外,即便是提前察觉到建材的品质与相关标准不相符,再去退货与重新采买建材,也会在无形中延误项目的作业进度。项目实施过程中务必加强在施项目的材料质量管控,规范材料的管理,确保材料质量安全,从而提升工程整体品质,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设备应用于工程实体。

为此可以制定相关的材料制度,如“材料封样制度”“过程检查制度”“材料报验制度”等等,并明确对材料使用单位、供货单位相应的违约责任,列为合同附件。
        3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3.1 做好准备工作
        在正式开展建筑工程建设之前,业主单位要与施工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接。招标时,业主单位要对资金成本和进度做出严格规定,保证招标文件内容完整、清晰,对投标企业的报价进行综合考虑,招标评分标准要对报价和技术进行均衡。做好合同编制工作,在合同中对投资金额和进度等做出明确规定,避免拖延进度和投资金额过大的问题。同时,业主单位应当与施工企业就设计问题进行充分的沟通,不仅要考核设计图纸的方案能否满足企业要求、符合企业设想,还要审核设计方案的现实性,确认施工企业是否具有落实设计方案的能力,并将此体现到合同中。业主单位要对工程的各项要求尤其是验收工作进行明确,与施工企业就验收标准达成一致,明确双方责任,做好合同管理。
        3.2 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
        业主单位要网罗人才,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结合施工企业提交的实施方案以及资金预算做好人才规划工作。对于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工程项目,要配备充分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且要求其具备高、中级技术证书和职称。为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安排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结合项目特点要求管理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安全管理知识和能力。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做好资料管理工作,结合各项技术标准形成一定的技术管理体系,具备较好的协调能力。另外,要聘请专业的监理机构,考察监理机构的资格证书和实际能力,切实发挥监理工作的效果。
        3.3借鉴PDCA循环管理模式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该方法的实施需要结合大量数据资料,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该模式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计划阶段(Plan)、执行阶段(Do)、检查阶段(Check)以及处理阶段(Act)。首先,这一循环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将整个管理过程看做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程序,完成第一个循环的工作,不止要解决相应的问题,还要积极发现新问题,并根据新的问题制定第二个循环,直到建筑工程中的所有问题被解决。PDCA循环管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整个企业看成是一个大的PDCA循环,企业的各个部门或工程项目的各个小部门都被看做是小的PDCA循环,这一理念将企业与各个部门之间呈现出大环套小环的工作状态,有利于从属关系的分布和部门职责的划分。由于PDCA循环管理的过程是不断循环的,因此每个循环不会停留太久,其主要目的是解决问题,之后快速进入下一个问题,即使问题未完全解决,也会在后续的循环中被继续处理,因此该模式呈现出阶梯式上升的特点。每个循环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需要获得一定成效,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循环来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工程中的各种问题来提升项目管理的效果。每个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工程计划的可行性进行整体评估和审核,达到审核标准之后才能进行具体实施,然后进入施工阶段,比如对施工材料的监督、管控,其中的质量问题以及资源配置问题,都可以通过循环来解决,以实现高效管理和优质资源配置。除了施工过程的管理,还要改善分包公司的管理制度,形成闭合、科学的网络管理体系,加强项目管理中的外账管理强度,保障台账编制的科学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要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消除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提升质量管理效率。在建筑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影响质量管理工作的因素,并结合当前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完善,这样可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效率,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琳琳,贺迪,乐云.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自动编排研究[J].施工技术,2019,48(06):40-44+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