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 邵文弘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邵文弘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桐庐县瑶琳镇人民政府   浙江杭州桐庐  3115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水利工程应用防渗技术后防水性能方面获得了明显的提高。水利工程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加强控制好防渗施工尤为重要,也是评价水利工程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将防渗技术合理地应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经常出现的各种渗漏问题,将项目的进度加以调整,以此实现对有可能出现的危险事故进行强化控制。目前水利工程在实际建设中运用防渗技术时需要合理地进行材料选取,控制施工操作环节,为施工环节制定规范制度,以此来减少渗漏故障的发生率。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  施工流程  防渗技术  具体应用
        1  水利工程运用防渗技术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在具体施工中,不仅要确保工程具备良好地稳定性与抗震性,还要对工程整体的防渗问题加以重视。而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因技术条件有限及外在影响因素的介入,无法避免渗漏问题的发生,并具有很高的渗漏发生概率,如果处理不够及时,定会将很大的安全隐患埋在工程中,最终发生安全方面的故障,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严重下降。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渗漏因素包括,混凝土的接缝部位未得到妥善处理、模板未固定好;施工人员并未根据施工要求操作,造成地基的强度逐渐降低;并未根据工程周边的地基与基坑要求施工,无法及时排出水利工程中的沉积的雨水,造成蓄积的水量,水位的增长速度很快,进而诱发大范围出现渗水现象。为此在实践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想将防渗施工环节落实好,需使用现代化标准的防渗技术。合理运用防渗技术,才能实现工程自身稳定性的大幅度提升,进而延长工程应用期限。
        2  水利工程造成施工渗水的主要因素
        2.1 工程结构因素
        因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要求复杂,而且极易遭受诸多不明确影响因素的侵扰,所以需要对合理运用施工技术。现如今,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明显比发达国家的施工技术落后,施工环境也并不先进,受施工条件及地质环境等影响,极易发生渗漏问题。另外,伴随零部件在使用中逐漸被腐蚀与老化,诸多施工材料会变形,这也是造成水利工程出现渗漏问题的因素之一。
        2.2 施工因素
        通常水利工程具有庞大的施工规模,工程在施工前期需落实工程的设计、招标、投标等工作,整个施工过程需消耗很长时间,项目的建设周期也要耗费数年的时间,所以在整体施工中受施工环境、施工设备、技术条件、人为因素等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对工程施工环节的质量严格控制,就会对工程的整体建设造成恶劣的影响。如果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质量未达标,施工人员不规范操作,这些都会造成施工设计与工程质量不符,造成工程发生渗漏问题。
        2.3 外在因素
        外在环境也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施工环节。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渗漏问题通常是外在环境造成的,如伪劣天气、地质条件、农田灌溉等都会造成项目表面的结构化,长时间经过泥土的冲刷也会阻塞水泥管,大量雨水长期冲刷与浸泡水管也会使工程排水能力下降,进而诱发渗水问题。
        2.4 工程改建因素
        在完成水利工程的建设后,正式投入使用前通常会面临扩建情况,在此过程中,若是并未适当地拓展水利工程的底层结构,定会使底层荷载性能下降,最终造成底层出现渗漏问题。其次,混凝土会伴随着水利工程的施工范围不断增大,若是面临超负荷状况,定会诱发混凝土的变形问题,最终造成渗漏问题。
        3  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3.1 防渗墙高压喷射技术
        防渗墙高压喷射技术具体为利用高压喷射形成的冲击力将堤坝覆盖层击破,将其高压射流当中存在的泥浆和被击散的图层结构喷射出来经过重新搅拌混合后筑成结构体,最终构成防渗墙,进而达成有效地防渗目标。此类技术广泛地用于堤坝的防渗项目中。

高压喷射防渗墙的优势为,操作简易、所运用的设施简便、适合在诸多施工环境中使用,所以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还广泛地用于诸多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之中,且具有理想的应用效率,不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还能为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行业的经济收益提供保障。
        3.2 自凝灰浆防渗技术
        自凝灰浆防渗技术将适量的缓凝剂加入水泥与膨润土之中,产生良好地自制灰浆施工效果,此技术是在塑性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条件下涌现的。其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注意的是灰浆在凝固前需要在固壁造孔,这样才能为墙体的防渗性提供保障。
        3.3 射水成墙技术
        水利工程在切实运用射水成墙技术的过程中,对于机械设施整体功能具有很高的要求,工程在实际的开展中,必须重视以下几点。首先就是分割高速流水土层,在完成这项操作后,通过泥浆护壁方法进行保护层的建设,同时清理人为操作形成的渣土。其次,在混凝土物料浇筑中,建设出持续防渗的墙体构造。
        3.4 链斗式成墙技术
        对专业链斗式开槽设施合理借鉴,落实取土操作,并斜向安装桩体结构,通过专业的施工方案计算成墙的深度,施工中在对开槽设备的应用中,具体表现就是挖掘沟槽。
        3.5 锯槽法成墙技术
        在保证工程施工标准倾斜角的状况下,需使用锯槽机的刀杆反复进行切割操作,具体的切割为前、上、下方向,在切割活动开展前,需按照地层实际状况进行切割速度的明确。在通常的状况下,最佳的切割控制速度需控制在0.8~1.5m/h的范围内。在明确切割方法与切割速度后使用循环方法将切割产生的土体排出来,利用塑性混凝土的浇筑进行防渗墙的打造,通常防渗墙的宽度为20~30m,使用锯槽机的开槽作业能够延伸防渗墙深度至40m,进而符合连续成槽的需求。进而促进整体工程达成良好的防渗效率。
        4  水利工程防渗技术应用中需注意的事项
        4.1 重视防渗配合
        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所运用的防渗技术和其形成的防渗因素密切相关。这就对施工操作者提出必须及時对发生渗漏的主要因素准确判断,具有针对性的处理。另外,防渗技术的操作者相互之间需要配合好防渗施工环节,并根据标准化的施工方案落实,以此才能保证切实发挥出防渗施工技术的处理作用,进而保证施工环节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4.2 重视技术管控
        水利工程在实践的建设过程中,技术流程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特别是施工规模较大以及重点工程的施工环节,熟练的工艺以及标准度对于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施工操作者提出必须按照水利工程建设流程的不同合理操作技术流程的要求,另外,还要对其他国家比较发达的技术流程加强学习,逐渐改善与强化国内建设水利工程时的技术流程。
        5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的防渗处理属于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施工流程必须对诸多科学技术应用其中,并在实践的操作流程中,对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技术等具有很高的要求。这就对我国水利工程提出了要求必须对工程施工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因地制宜、刚柔并济的建设原则,在防渗技术用于水利工程施工中进行优化升级,给我国建设企业长效发展供应物质方面的保障,进而推进国家社会经济后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亮.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204.
        [2] 黄向仁.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J].数码世界,2018(6):200-201.
        [3] 孟鹭.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J]. 中外企业家,2019,632(6):109.
        [4] 杨青杰.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9,9(3):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