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我国各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市政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从一定角度来说,我国桥梁工程的质量不仅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居民的健康以及整个桥梁行业的发展,甚至还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基于这个时代背景,本文以桥梁工程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一系列探讨,针对我国市政桥梁施工的现实情况,为我国市政桥梁施工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对策,旨在促进我国市政桥梁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水平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沥青路面作为一种路面结构,在市政桥梁建设中起到了关键的路面硬化作用。其具有强度高、稳定性能强、耐久性好等优势和特征。在桥梁建设发展中,沥青路面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在提升交通工具行驶速度的基础上,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沥青路面的平整度高低,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桥梁运输安全和舒适度,也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沥青路面产生不平整问题,随着行驶车辆的加剧作用,将会对路面形成严重的破坏。因此,本文对沥青路面在市政桥梁中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目的在于提升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市政桥梁建设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沥青路面市政桥梁施工现场技术
1.1拌制环节
以施工用量需求为准,由拌和站生产适量质量达标的沥青混合料,要求拌和站的生产能力至少达到 350 t/h,以便提供充足的沥青混合料,避免施工现场停机等料现象。提前拌制并将产生的热料转移到热料仓内,期间温度降幅不宜超过 10℃。
1.2运输环节
沥青混合料需利用大吨位自卸车转运至现场,运料前应全面清理车厢,将其中的杂物清理干净后再均匀刷涂防粘液,通过五步法装料,装料期间车辆应适当前后移动,目的在于避免混合料离析现象。运输期间车辆尽可能保持匀速行驶状态,运抵现场后由专员指挥倒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满足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此外,运料车宜停留在摊铺机前 10~30 cm,边前进边倒料。
1.3 摊铺环节
1.3.1 下承层的检测与清理
摊铺前做好准备工作,全面检查下承层的施工质量,若满足要求则进入下一道工序,否则需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清理下承层,不可残留杂物,达到洁净状态后均匀洒布粘层沥青。
1.3.2找平方式
通过“基准钢丝法”找平,所用钢丝设置于铺筑层边线外30 cm 处,向该区域按 10 m 的间距依次打入适量具有稳定性的支撑杆,桩位下面层顶设计高程加一个常数为钢丝标高。钢丝分段布设,各段长度控制在 150~200 m,配套的标尺应具有计量张力的功能,张紧力以 800 N 较为合适。弯道小半径段的支撑杆应适当加密,再全面检查支撑杆和基准钢丝的安装情况,若无误则正式摊铺。施工现场应由专员调度各生产要素的关系,避免车辆碰撞支撑杆或钢丝。
1.3.3摊 铺
1)摊铺前预热熨平板,保证该装置的温度可达到 100℃或更高,将满足温度要求的熨平板置于垫板上。对于新铺筑路段,除了保证熨平板的温度可满足要求外,还需注重对高度的控制,该值等同于厚度与该层松铺系数的乘积,两项参数应从试验路段获取。以路面横坡为参照,要求熨平板的横坡度与之相同,在全宽度范围内垫适量钢板,该部分厚度应与松铺厚度具有一致性,熨平板维持平稳状态。
2)摊铺前应在收料斗内均匀涂抹适量的防粘液。正式摊铺期间应及时检测并控制混合料的温度,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宜低于 140℃,若选用的是改性沥青混合料,则不宜低于160℃。施工现场共配备 2 台摊铺机,设备前后间距 5 ~ 10m,纵向接缝施工采取热接缝的形式。铺筑面重叠宽度以 5~10 cm 较为合适,摊铺期间及时整平碾压,尽可能避免纵向3 提升沥青公路施工技术水平的对策建议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获得监理确认后,方可进行覆盖。
若是监理检查发现隐蔽部位存在质量缺陷,承建方应当及时对质量问题进行解决处理,经重新检查合格后,再进行覆盖。
2市政桥梁建设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要点
2.1保证沥青材料的质量在影响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众多因素中,沥青种类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沥青市场上,关于沥青的种类、质量、性能等都是参差不齐的,因此,为了发挥沥青的优势性能,必须首先保证沥青种类的选择是科学合理的。为此,为了提高沥青的优势性能,在对沥青种类进行选择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对于普通的抗渗性混凝土来说,在对沥青进行选择时,要尽可能地选择那些抗水性、抗压性强的沥青;第二,在保持沥青具有抗水性、抗压性强的性能同时,这时再对沥青进行选择时,要尽可能地选择那些防腐蚀性好、耐磨损强的沥青;第三,选择的沥青一定要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在充分保障沥青质量的基础之上,建筑单位需要在沥青市场上进行价格对比,尽可能地选择那些质优价廉的沥青,从而使得沥青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2.2横接缝处理后碾压施工
沥青桥梁路面施工时,碾压压实度直接影响路面平整度,要求施工单位加强碾压施工,满足横接缝两侧平整度要求。沥青路面碾压施工应结合市政道路压实度和平整度要求合理制定碾压施工技术方案,提高市政道路路面施工整体性。
2.3接缝部位压实遍数
控制压实遍数是至压路机往返碾压次数。在市政桥梁施工中,由于多台压路机梯度施工,容易忽视压实遍数,进而引起局部过度压实、骨料压碎等问题,影响路面结构和压实度,改变市政道路设计配合比,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因此,为提高接缝处理质量,施工单位应加强压实遍数控制,以3~5遍为宜,保持接缝部位与两侧路面齐平,避免欠压、超压。
2.4推移现象处理
在市政道路接缝处理中,部分情况下会出现沥青混合料碾压“推移”现象,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在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嵌挤固结不足导致。针对该问题,可在碾压施工时,适当降低碾压温度,80~90℃进行碾压施工,增强横接缝部位沥青混合料固结度,提高接缝部分混合料抵抗水平推力作用。
2.5控制施工工艺,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工作
沥青摊铺需要将运输车上的沥青混合料卸载到路面区域,再将其装送到摊铺机料中。同时,混合料可以在摊铺机行驶过程中不断铺设在桥梁的下沉层上,为了保证摊铺的平整度,应在摊铺过程中自动找平。一旦自动找平失误,将会造成桥梁路面平整度无法达到施工要求。为了防止以上情况发生,施工人员在摊铺中面层或下面层前,应该在桥梁一侧设置钢丝绳,这样,可以对桥梁路面平整度的控制进行正确的引导。为了确保上层面平整度的提升,施工人员需要应用悬浮式自动找平梁的方式,从而提升沥青摊铺的施工效果和质量。桥梁沥青路面施工有赖于施工人员去完成,人员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桥梁沥青路面施工中,其路面不平整、材料质量等都会对整体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为了提升市政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具体施工中,应该严格把控材料的配比质量,不断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工作,要求他们掌握技术要点和重点,在施工中注意相关问题。通过做好路面碾压的初压、复压以及终压 3 个阶段的施工技术工作来提升桥梁路面的平整度。
参考文献:
[1]李海兵.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20(18):8-9.
[2]袁丰斌.沥青路面公路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7):254-255+258.
[3]李勇.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人民交通,2020(3):70-71.
[4]王宇.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农村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0(7):50-51.
[5]王付臣.公路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4):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