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高兴梅
[导读]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各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而在有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当中,创新是最重要因素。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各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而在有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当中,创新是最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创新的结果要有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发展的更好,也就是说创新本身与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体的。另外从“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沿线的许多国家及一些区域,他们各自的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是有差别的,而这些差别的存在正是他们在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问题上发生矛盾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来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开展是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的。
        关键词: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各企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了其中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自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以来,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响应和踊跃加入,其范围越来越大,甚至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与挑战,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当今社会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知识产权的重要地位
        (一)知识产权在“一带一路”贸易发展中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国际贸易的商品形态主要有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类,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也随之产生了变化,技术因素在全球货物贸易发展中占的比例逐渐增大,信息技术与已有的产品、产业等逐步融为一体,在这个背景下所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也在逐日增加,知识产权纠纷的增加极大的影响了国际间的正常贸易,这也是导致各国积极寻求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知识产权有助于企业在“一带一路”贸易中取得竞争优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强国的今天,回顾4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路,也向我们验证了推动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就是创新。在当今科技不断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拥有技术优势和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当今企业在整个市场竞争中想要取得优势地位的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径。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建设,国际交流和合作也在不断增多,更多的企业已经初步面临参与国际竞争的问题,这就更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多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科技成果以及国际品牌。“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辅相成,企业要通过创新营造知识产权的形成氛围,同时,知识产权又能够充分保护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困境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周边的各国、各地区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在这个战略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体化以及知识产权水平的提升却存在困境,这些困境的存在阻碍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一体化建设。
        (一)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地域差异,区域性协调困难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存在差异的,甚至高低相差悬殊。不同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同就会导致它们之间的相关制度存在差异,比如在某一国家申请或者注册的商标只能在这个国家得到保护。另外从我国企业的发展历程中看,很多企业并不太重视商标和专利,也不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这样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比如当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其商标可能会被抢注,从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即使想赎回也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成本。知识产权保护地域差异的存在不利于地域知识产权的一体化建设,导致区域性协调困难,进一步会影响与沿线各个区域的合作。
        (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健全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开始的时间比较迟,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大多都是借鉴其他国家的,因此就存在有的制度内容不适应我国国情的情况发生。

同时由于当今互联网经济的兴起,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这一新类型的情况的出现,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发展形势,因此就必须基于现有的中国国情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才能为知识产权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三)知识产权保护权利滥用造成贸易壁垒
        现实生活中有的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不正当的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来排除和限制其他企业的竞争的情形,这种知识产权保护权利的滥用如果超出了合理的尺度,就有可能在国际贸易中制造贸易壁垒。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开展,中国与沿线各国的知识产权的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地增加,由此引发的贸易壁垒问题随之增加。贸易壁垒一旦形成,就会打破现有市场的公平竞争,而如果是由于知识产权滥用导致的贸易壁垒,它造成的不利影响覆盖面会更广,造成的后果也会更加的严重。
        (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政府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缺乏相应的政策,再加上我国政府对于盗版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小,以及中国就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与其他国家缺乏交流和合作这就使得多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注重品牌和商标的建设和投入,最终造成中国企业在海外竞争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处于被动的局面,也进一步阻碍了中国的企业走进其他国家的市场,阻碍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来往。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一带一路”战略下知识产权保护所存在的问题会进一步对国际间的知识产权的合作造成阻碍,因此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去解决知识产权的冲突问题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打破地域限制,建设“一带一路”区域知识产权一体化制度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实际上也进一步推进了区域间知识产权的体系化,这样有助于加强它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要想真正的构建知识产权的一体化,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构建合理的区域知识产权一体化规则,要考虑各国知识产权状况的差异,坚持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合作共赢的原则,允许不同国家实施不同的保护策略,确保规则的公平、合理”。第二,打造“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信息平台,对区域内各个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情况进行及时地录入和公布,实现各国之间信息的相通。第三,增强沿线国家彼此间知识产权的了解,以此来弱化国家之间的矛盾的,进而减少损失,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地域性的难题。
        (二)健全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
        知识产权的保护的相关政策需要法律规范的指引,法律法规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如果照搬、照抄发达国家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过度的寻求各项知识产权指标的提高的结果,最终将会对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造成冲击,最终影响知识产权水平。“就知识产权保护强弱或标准而言,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策略,要根据我国在某行业或某领域的发展水平区别对待,实施强、弱相济的策略 ”。制定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时也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使它们与我国的国情相融合,最终建立起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制度。
        (三)制定高效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机制
        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过程中毫无疑问会引发知识产权纠纷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中知识产权侵权占了很大比重。如果当自己的知识产权存在侵权的风险时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预防和化解风险,那么自己之后再采取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时就可能处在了被动地位,这样最终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成果付出许多时间和金钱。所以为了减少风险的发生,就需要企业要对自身的知识产权成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做好知识产权侵权预警,一旦出现侵权现象,就要积极使用谈判或司法方式去解决难题,去维护自身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不会处于被动局面。
        (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知识产权方面的智囊团
        首先政府要加强引导,通过一些行政手段帮助企业树立起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对专利和商标的认识,还要加强人才强国战略,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尽快的建立起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智囊团队,逐步开展和加强对“一带一路”战略下知识产权的课题研究,要注重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知识产权的文化差异,能为国家制定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出谋划策,为其发展贡献出力量。除了政府之外企业自身也要多开展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讲座,要多吸收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时不断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不断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